.

针灸讲坛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发作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多因痰饮内伏,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所致。由于肺气根于肾,哮喘日久,肾气虚衰,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表现。

诊断要点与辨证分型

  (一)诊断要点

  病史具有反复发作性的哮喘症状,发病时肺部有弥散性的哮鸣音,发作过后肺部体征可正常。

  (二)辨证分型

  (1)实证(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兼见咳嗽喘息,咳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外袭;咳喘痰黏,咳痰不爽,胸中烦闷,咳引胸胁作痛,或见身热口渴,纳呆便秘,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阻肺。

  (2)虚证(缓解期):哮喘声低气怯,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语言无力,吐痰清稀,动则汗出,舌淡脉无力,为肺气不足;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沉,为肺肾两虚。

治疗方案

(一)基本治疗

  1.实证

  [治则]平喘降逆,宣肺化痰。

  [处方]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

  [加减]风寒犯肺加风池、风门;痰热壅肺加合谷、内庭。

  [操作]以上诸穴均用泻法留针,因于风寒者,胸背部腧穴可酌加隔姜灸或艾条灸;风门、肺俞两穴针灸后,再加拔火罐。针天突时,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向后仰,在天突穴处先进针0.2寸,然后针柄靠喉结,针尖紧沿胸骨柄后面刺入1寸。因于风热者,强刺激间歇留针,每隔5分钟行针1次,约30分钟左右,待喘促稍平后再出针。

  2.虚证

  [治则]扶正固本。

  [处方]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肾俞、太溪

  [加减]肺气不足加气海、足三里;肺肾两虚加命门、关元。

  [操作]以上诸穴针用补法,刺激宜轻,取穴宜少,以上取穴选穴较多者可采用分组交替轮用的方法。可久留针,还可在背部腧穴上拔火罐。可配合灸法。

推荐阅读

●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艾灸治疗非肿瘤性肠梗阻(一则)

●脑供血不足(眩晕病)的针灸治疗优势

●清宫代茶饮治疗急慢性咽炎

●经典病例之火疗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yf/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