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伴喘息20天
现病史患儿,男,1岁2月,入院前20天,患儿出现咳嗽伴有喘息,有痰咳不出,不伴发热,于当地诊所予“肺力咳”口服后,患儿咳嗽略有好转,但喘息仍无缓解。入院前10天,患儿喘息略有加重,仍不伴发热,偶有咳嗽,时有盗汗,无烦躁、嗜睡等表现,医院,行胸片检查提示为“肺炎”,先后予“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及头孢吡肟”抗感染治疗10天,患儿喘息仍无明显好转。住院期间行PPD试验,结果提示为++++,入院前1天患儿喘息仍无缓解,医院行肺CT检查提示为右肺、肺门及纵隔异常密度,考虑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为求进一步治疗,患儿于今日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以“肺结核?”收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稍弱,食欲欠佳,时有盗汗,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个人史及家族史足月剖腹产,出生时体重3.6kg,否认生后窒息缺氧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当。预防接种按时进行。7月时患“肺炎”,“输液”治疗后痊愈。其祖父的哥哥和姐姐患有肺结核(均已治愈数年),曾与患儿接触。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既往无反复喘息史。
体格检查体温36.7℃,呼吸36次/分,脉搏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呼吸稍促。轻度贫血貌,左前臂PPD试验注射部位可见硬结1.5×1.0cm,可见水泡破溃后的陈旧结痂,左上臂见卡疤一枚。全身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无鼻扇,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喘鸣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听诊心率次/分,心音有力,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3次/分。四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44.7%,淋巴细胞百分率50.5%;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肺支原体抗体阴性。外院PPD:强阳性++++,有水泡。外院胸片:右上肺炎。肺CT:右肺、肺门及纵隔异常密度,考虑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图1),伴阻塞性炎症及肺气肿可能性大(图2)。
图1:胸部CT
图2:胸部CT
诊疗及临床思维过程
本病例有如下特点:1.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时有盗汗,常规抗炎、平喘治疗效果不佳。2.7个月时曾患“肺炎”,有结核接触史。3.呼吸稍促,左前臂PPD试验注射部位可见硬结1.5×1.0cm,可见水泡破溃后的陈旧结痂,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呼气相喘鸣音。4.血象白细胞总数大致正常,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5.外院PPD试验强阳性。6.肺CT:右肺、肺门及纵隔异常密度,考虑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伴阻塞性炎症及肺气肿可能性大。
诊断分析
根据患儿为1岁幼儿,有结核接触史,临床以咳喘为主要临床表现,外院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外院PPD强阳性(++++),胸部CT提示右肺、肺门及纵隔异常密度(钙化),考虑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故考虑原发性肺结核诊断成立。但患儿喘息症状明显,查体肺部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喘鸣音,影像提示右肺中叶存在阻塞性炎症及肺气肿表现,应考虑合并支气管结核的可能,并进一步除外其他原因所致气道阻塞。故需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气道阻塞原因。患儿于入院第5天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术中见隆突(图3)、左主支气管、右主中间段和右中支气管开口部肉芽增生包裹干酪样物(图4)。支气管肉芽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回报:送检小块炎性肉芽组织,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浸润,可见片状坏死,多核巨细胞形成。抗酸染色(-),PAS染色(-),六铵银染色(-)。原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诊断成立,支气管结核分型属淋巴结瘘型。
图3气管隆突见肉芽增生包裹干酪样物,左右主支气管局部管腔明显狭窄
图4右中开口见肉芽及干酪样物阻塞
这是一例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结核病例,其突出表现是喘息明显,其喘息的原因在于气道肉芽及干酪样物阻塞。因此,在咳嗽喘息的鉴别诊断中应经常警醒有支气管结核存在的可能,当相关临床表现、影像提示结核感染时,应及早行支气管镜检查以协助明确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必不可少的确诊手段,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也是支气管结核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目前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支气管镜气道内给药、冷冻术、球囊扩张术、热消融疗法(激光、高频电刀、氩气刀及微波等)、气道内支架置入术等措施,不同类型介入治疗技术各自特点亦不尽相同,临床上有时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介入治疗,以取得较好疗效(图5)。
图5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支气管结核痊愈(气管隆突)
(首都医科医院介入肺科焦安夏)
(本期编辑整理焦伟伟、秦强)
点击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