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咯出的一种临床症状。咯血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临床常见引起咯血的原因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对于短时间内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应当尽快采取介入治疗,一方面可明确病灶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及时采取动脉栓塞止血已达到抢救生命的目的。
医院介入科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多年,对肺结核咯血、支扩咯血、肺癌并出血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咯血效果良好,经验丰富,成功挽救了多名急性大咯血患者生命。下面我们分享一个肺癌大咯血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的病例。
患者系一老年男性,77岁,汉族,于年突发出现咳嗽、咳痰,咳出白色泡沫样痰,痰中带血,间断性伴有胸闷、气憋,活动为著,经保守药物治疗后仍有间断性咯血,每次量约为50-ml,以夜间为著,患者及其家属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行胸部CT示:
行细胞学病理活检示:鳞状细胞癌
结合影像学图像及病理明确诊断为:肺癌
考虑因患者年纪大,行外科手术风险大,且行介入手术的可重复性高,患者家属要求行介入手术治疗,即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插管至右侧支气管动脉造影示:
插管至左侧支气管动脉造影示:
以上造影可见团块状走形紊乱的血管影,此为肿瘤供血动脉,也是导致咯血的主要支气管动脉。行介入手术即将化疗药物局部灌注至肿瘤供血供动脉,并将弹簧圈放置供血动脉,达到止血目的。
行介入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较前明显好转,咯血量较前明显减少,回家休养3月后再次来我科巩固治疗;再次行介入手术治疗;
插管至右侧支气管动脉造影示:
造影示仍有少量血管紊乱影,再次置入弹簧圈,阻断肿瘤供血
再次造影,肿瘤供血动脉消失;
插管至左侧支气管动脉造影示:
造影示左侧仍有少量紊乱血管影,给予局部灌注化疗药物后术毕。
术后患者咯血症状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