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浙江大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妇保院)开展医疗资源下沉专科托管协作办医,全面托管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因此正式挂牌为浙大儿院永康分院,成为最早受益于浙江省政府提出的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的基层单位。
浙大儿院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三医院,也是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单位,拥有国内儿科领域全部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6个省医学重点学科,并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整体学科水平、临床业务及综合实力均处于全国领先行列。能得到这样上档次“亲友团”的帮助,无疑是非常让人振奋的。然而永康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儿科专家朱东波欣喜之余,难免忐忑。作为一家医院的院长,他深知:医院建院时间尚短,底子薄弱,医务人员年轻,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能被浙大儿院托管,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对如何合作,他心里十分没底,不知道这次合作是走走过场,挂块牌子,还是真的会为妇保院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极力促成“结亲”的浙大儿院院长杜立中教授,却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作为国内新生儿学科和浙江省儿科的带头人之一,杜教授深知提高浙江省儿科医疗水平,医院的儿科建设,加强基层儿科队伍培养。
就这样,为了“孩子们”有更好的医疗技术水平,在浙江省政府“娘舅”的牵线下,医院正式“结亲”。
第二帧:“亲戚”来了挂牌之后,浙大儿院陆续选派专家来到永康。下沉专家个个都是实干派,参与妇保院的儿科管理,亲自查房、门诊、手术、授课,并定期召集科务会、制定与完善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各项操作流程、规范科室考核标准……初来乍到,下沉专家并没有“水土不服”,而是成效显著。首先,这得益于朱东波院长的“小心机”和“大智慧”。在生活上,他专门为下沉专家准备了设施齐全、舒适的宿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工作上,他充分尊重下沉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充分发挥实力和才干。
其次,全靠杜立中教授的“调兵遣将”和“军令状”。他选派业务好、干劲足的中青年医护人员,输送了中坚力量去支援分院;每位下沉专家们都带着任务和决心来到妇保院,杜教授嘱咐他们“既然去下沉,就必须做出点成绩!”
截至目前,浙大儿院先后选派了来自心血管科、消化科、呼吸科、新生儿科、重症监护、遗传代谢科等专业的20名副高以上的医护骨干入驻妇保院。下沉专家为妇保院“量身定制”了一套“接地气”的托管模式,使妇保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科研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得到显著提高。
第三帧:医院要持续发展,靠的就是人才。托管前,妇保院儿科人才梯队建设不足,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十分紧缺,再加上一些年轻医生觉得做儿科医生工作辛苦、风险大、收入低,工作也不安心。这一苗头,被来妇保院下沉的专家陈飞波主任医师及时发现。为了“稳住军心”,帮助妇保院建立后继有力的儿科人才梯队,他花了不少心思。下沉期间,他常泡在门诊、急诊里,抓住各种时机与年轻医生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服年轻医生选择儿科,爱上儿科!以往“摇摆不定”的年轻人沉下心来安心做儿科了,可是如何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呢?以陈飞波为代表的下沉专家针对妇保院儿科仅设儿内科、新生儿科的实际情况,协助妇保院建设各亚专科,让儿科医生更有奔头。妇保院陆续选派16名儿科业务骨干到浙大儿院进修学习,选送了7名临床医生接受规范化培训。此外,每季度选派2名低年资医生到浙大儿院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下沉专家通过结对子、导师制的方式与妇保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点对点的帮扶指导,儿科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幅上升。最终,妇保院儿科迎来了跨时代的改变,组建了5个新的学组,包括新生儿学组、儿童急救学组、消化学组、神经内分泌学组、呼吸学组,儿科学建设开始向精细化、专科化发展,儿科医生都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第四帧:管学结合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需要完善医疗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下沉专家全面参与科室管理,逐步制定与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制定考核标准,建立教学查房、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逐步规范完善病历的书写等机制。
有了对医疗制度的严格管理与监控,还不忘记抓服务细节。“以往我们更专注于护理技术的提高,对服务细节白癜风能治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