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前,4岁的小铭(化名)患“感冒”后开始频繁出现咳嗽、气喘,医院检查,均提示肺过度通气,余无明显异常,于是按照“支气管哮喘”,予持续雾化吸入治疗,但一直不见好转。
小铭真的是支气管哮喘吗?
但为什么雾化治疗效果不好呢?
妈妈带着小铭来到我院儿科,经医生仔细询问小铭病史及检查,发现小铭及家人均无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小铭的过敏原检查也未见异常,肺功能结果提示其患有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结合小铭情况,医生为他安排了胸部高分辨CT检查,检查显示小铭双侧肺炎通气不均匀,呈马赛克灌注征。这也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正确,导致小铭反复咳嗽、气喘的罪魁祸首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非支气管哮喘。
确定病因后,就好对症治疗了。儿科团队组织了专家作详细讨论,并为小鸣制订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过近5个月的治疗方案调整,小铭咳嗽、气喘症状明显缓解,体重、身高等生长指标也有所上涨,目前仍在定期随访及治疗中。
1
什么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支气管损伤,损伤修复过程可以引起小气道的狭窄或扭曲或完全闭塞,从而导致慢性气流受限综合征。
2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原因有哪些
导致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原因很多,有特发性和继发性,儿童一般为继发性,包括:
(1)感染因素:常见为腺病毒;
(2)结缔组织疾病:如重症渗出多形性红斑;
(3)吸入因素:吸入有毒物质与BO相关;
(4)组织器官移植后,骨髓移植、心肺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是BO发生的高危因素;
(5)其他因素:如胃食管返流、药物因素等。
我院许柏华主任指出,BO诊断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及胸部高分辨CT典型改变进行诊断,如果临床上出现持续或反复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使用常规雾化治疗后效果欠佳,且达6周以上者,需高度注意有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可能。
由于BO往往是严重且不可逆的疾病,一旦不可逆阻塞形成,则无特效治疗,因此早期的诊断及干预非常重要。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