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
一、秋季腹泻的定义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少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二、流行季节
流行季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
易感人群: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三、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大便,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四、合理用药
1、秋季腹泻是自限性的,自己会好,及时吃药也是不能明显缩短病程的,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新博林+思密达+培菲康。
秋季腹泻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虽说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有效的药物,但是,如果早期使用新博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毒的数量,这样就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了。
2、主张应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如司迈特1克儿童装和思密达3克装),司迈特1克儿童装每天3次,一次一袋,一袋一克。思密达3克装需手工分3次口服,疗程3~6天。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服用安全,服用几个小时后随大肠蠕动排出体外,它的主要成分天然蒙脱石微粒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且对胃肠粘膜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而且蒙脱石散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无毒副作用,非常安全。
菌群失调者,选择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妈咪爱等。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缩短病程,例如同笑和宝立康
五、腹泻时的饮食要点
一定不能禁食,相反,要鼓励孩子多进食,可小量多餐。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需要禁食,就是当孩子频繁呕吐时需要禁食,医院吊针补液。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也就是奶、米汤、粥为主,暂时不要吃烂饭或硬饭避免过敏性食物例如海鲜、鸡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别是生冷的东西,炖苹果可以止泻。炖苹果还有丰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泻。
炒米汤:将普通大米洗净,凉干,用大锅炒至金黄色,加水煮粥,给孩子喝粥水。也有止泻作用。
六:秋季腹泻的预防
(1)最好以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少得秋季腹泻,即使得,病情也会轻很多。
(2)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3)合理喂养、定时定量,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一起添加。
(4)少吃富有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B,改善胃肠功能。
(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6)及早治疗的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等慢性疾病。
(7)合理用药,不要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经常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如妈咪爱、培菲康、合生元等,防止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8)接种轮状病毒疫苗。6个月~3岁的宝宝,每年要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以预防轮状病毒腹泻(秋季腹泻)。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每年一次。
秋季感冒
秋季,天气转凉,是易感冒的高发时节。为此,呼吸科专家提醒:由于早晚温差大,感冒指数较高,父母们应适当为孩子增减衣物,同时采取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
一般感冒分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其发病原因,除了因身体受到寒凉的侵袭外,还由于一种或几种病毒所引起――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使它发炎,从而出现种种症状。
宝宝一感冒,父母总很紧张,在这里,专家建议父母在日常护理中可适当使用以下方法:
1、冷水洗脸、热水泡脚法: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御感冒于肌肤之外”便是这个道理;
2、体育健身法:秋冬时节应在室外适度散步、打球、做操……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3、饮用姜茶法:以生姜、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能有效地防治感冒;
4、饮食防治法:秋季饮食的原则,中医认为: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症、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最后,营养专家建议:秋季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另外,专家还特别提供了一剂适宜婴幼儿防治感冒的小偏方,口诀: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根七片姜,熬熟对入半瓶醋,预防伤风感冒保平康。
秋季哮喘
秋风不仅吹黄了树叶,也带来了恼人的问题――哮喘。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在哮喘患者中,60%以上在12岁之前发病,所以哮喘患者中多数是儿童,而80%以上又在深秋时节发病或复发。让妈咪们了解如何发现和预防,就能帮助宝贝们远离哮喘。
秋冬季是过敏性疾病好发的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有空气污染、风沙、人口密集,导致接触过敏源的机会增多,使得过敏性哮喘逐年增加。过敏性哮喘是儿童过敏疾病之中困扰最多也最严重的一种,发病年龄80%在5岁以前,且有逐渐提前的趋势。男孩比女孩多,约为2:1,其中1/3有哮喘家族史,1/4患儿同时患有湿疹,约有1/2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
认清过敏性哮喘
秋季为何易发哮喘?
原因一:气道高反应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很多,主要包括特异性体质和感染等等。哮喘体质儿童到了秋天,呼吸道处于十分敏感的高反应状态,医学上称为“气道高反应”。在此基础上,患儿气道如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如吸入寒冷空气、刺激性气味、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原有炎症反应加重,呼吸道阻力明显增高,便诱发哮喘。
原因二:尘螨与冷空气是诱因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藏匿在室内的尘螨繁殖加快,尘螨被吸入呼吸道,作为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虽然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尘螨大量死亡,空气中致敏成分逐渐下降,但是气道内炎症及高反应状态的消退需要很长时间。气温下降,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内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引起感染,诱发哮喘。因而每当冷空气来临,就会形成一个哮喘病发作高峰。
妈咪如何辨别过敏性哮喘?
如果发现自己的宝贝在接触过敏源后发生咳嗽、呼吸困难,呼气时有哮鸣音(拉风箱样的声音),例如对冷空气过敏的宝贝突然走入寒冷的室外后发生咳嗽、憋气、喉中传出或贴在宝贝的胸壁听到拉风箱的嘶嘶声,就说明宝贝发作哮喘了。
秋季预防是关键
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
医学研究认为,哮喘关键在预防。深秋时节,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昼夜温差悬殊,再加之宝贝体质较弱,一旦不能适应这种剧烈变化的环境,就容易伤风感冒,从而引起哮喘发作。
妈咪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夜间盖好被子,防止受凉感冒。
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以免使室内外温差过大。
不要从温暖的房间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外出时,给宝贝戴上口罩,使冷空气进入体内先进行一番“预加温”。
小一些的宝贝喜欢妈妈抱着,头俯贴于妈妈肩上,如果这时用耳贴在宝贝背部,可以听到像拉风箱样的嘶嘶声。
大一些的宝贝自己可以感觉到喘憋、气短、胸闷、呼气加深,喜欢坐着,用双手撑在膝盖上,头俯在两手臂之间,情绪比较急躁。
病情严重的宝贝面色苍白,鼻翼扇动,口周发青,大汗淋漓,医院抢救治疗。
哪些宝贝易患过敏性哮喘
有过敏体质的宝贝即有湿疹,荨麻疹的病史,父母或其他亲人常有哮喘病或其他过敏性疾病;
呼吸道敏感的宝贝即有气道高反应性,一旦接触外界过敏源后,就可以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态反应而引起支气管收缩,呼吸道狭窄,哮喘也就发生了。
查清过敏源
常见的致敏因素有灰尘、花粉、霉菌及尘螨;
有些食物如鱼、虾、蟹等也是重要的过敏源;
药物也是不可忽视的过敏物质。
因此,妈咪应密切
对待过敏源的4大原则
对于已知的过敏源,一定要做到“避、忌、替、移”。
原则一:避
避免接触过敏源或食用过敏食品。例如对尘螨,屋尘过敏,就应该避免使用易藏尘螨的地毯,卧具(褥、被、枕),毛绒玩具;保持居室干净、干燥、通风,以避免屋尘过敏。
原则二:忌
禁忌接触过敏源或食用过敏食品。例如对牛奶过敏,不仅要禁止宝贝吃牛奶,而且要禁止宝贝吃含牛奶的一切食物,包括冰激凌,蛋糕和雪糕。
原则三:替
简单地说,就是用对宝贝不过敏的东西或食品去替代引起宝贝过敏的物品和食物。例如用木质玩具替代绒毛玩具,用豆浆替代牛奶。
原则四:移
移开任何对宝贝过敏的物品,如花木,香料;还指换环境,即从易过敏的居住地搬移到不再引起过敏的地方暂居或安居(如从潮湿的平房搬到通风良好的楼房居住;在有多量真菌的南方霉雨季节搬到干燥的北方居住)。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避开过敏源
让宝贝离开引起发病的环境,同时要积极地解除。
吸入疗法
医生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吸入装置让宝贝将药物吸进肺内。
不同年龄宝贝吸入装置的选择;
4-5岁的宝贝可以用有活瓣的口器式储雾罐辅助吸入装置将药物吸入;
6-7岁的宝贝可用准纳器、涡流式吸入器或旋转式吸入器吸入干粉剂;
7岁以上的宝贝则可直接使用气雾剂吸入器吸药。
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给药是最好选择。
综合治疗法
医生对病情严重的宝贝常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多种途经给药,包括静脉输液、肌肉或皮下注射、口服、吸入等。
激素:用来减轻变态反应性炎症,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多数妈咪对激素有顾虑甚至恐惧,但要知道激素是治疗哮喘的必用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用来解除宝贝的支气管收缩,缓解呼吸困难,也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
吸入性制剂:在哮喘急性发作时需紧急使用,局部用药的方式能迅速解除宝贝的呼吸困难。
脱敏疗法:对过敏源明确的宝贝,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即脱敏疗法。
特别注意:
值得提醒的是,妈咪若发现宝贝发作哮喘,医院治疗,尤其是第一次发作或虽然发作多次后;同时也要有备用药品。自行购药或忙乱求医常常会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做好过敏排查“日记”
医院能给宝贝做“过敏源检测”,根据现有的测试水平,通常检测的项目不超过个,而常见的过敏源有多种,由于污染等因素,每天环境中又会出现新的过敏源,因此,妈咪给宝贝建立一份过敏排查“日记”就相对更准确一些,更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将每日的食物、所到环境、接触物品记录下来;
将出现过敏现象前3天内所做记录列为“可疑对象”;
如“可疑对象”连续出现3次以上,需要与医生沟通及时分析结果;
将肯定的过敏源记录下来,贴在冰箱等醒目位置,以便查阅。
秋季咳嗽
咳嗽、发热、腹泻都是秋天儿科最常见的症状。其中,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经常的表现,而同时,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也会导致咳嗽。
咳嗽,也是最容易伪装的,耍小聪明的孩子常借此装病不去上学。聪明的妈妈,你都能分辨出来吗?
第一部分听音辨咳―咳嗽常见的原因和表现
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各有特点。有些可以就地处理,有些需要就诊,请医生治疗。
第二部分就诊与护理诊室里的故事
医生首先详细询问与咳嗽有关的情况,最好由熟悉情况的家长回答。有些患儿家长觉得介绍病情越详细越好,可是医生诊病有重点,不一定需要细碎的内容。询问病情之后,医生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用听诊器听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呼吸音。根据需要再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比如胸部X光片、血常规、呼吸功能测试等。
小链接:百白破联合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混合疫苗。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分别于儿童3个月、4个月和5个月时接种一针,三针都接种后建立对疾病的免疫力。百日咳和白喉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咳嗽是百日咳的特征;咳嗽引发黏膜脱落导致窒息,是白喉最危险的并发症。
咳嗽不一定吃药
眼见得孩子在受罪,家长无不心急如焚,常常再三恳求医生赶快开些好药止住咳嗽。然而,孩子用了许多价钱昂贵的药物,为什么症状并没有多少好转?这其中存在善意的误会―“医生看病一定要开药,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药”。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家逐渐认识到孩子咳嗽不一定吃药。
俗话说,出汗、咳嗽、放屁,三件宝。咳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3岁以下的小儿咳嗽反射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家长一见小儿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暂时停止,但痰液不能顺利排出,而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会造成气管堵塞。另外,小孩子早上起床有几声轻轻的咳嗽,这是生理现象,只是清理晚上积存在呼吸道的黏液,家长不必担心。
咳嗽的家庭护理除了吃药,咳嗽的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饮食起居方面细心地照顾有助于宝宝痊愈。
起居篇
睡:鼓励孩子多休息。睡觉时可用几个枕头把孩子后背和头撑起,以防止分泌出的黏液滴落到他的喉咙。婴儿可在头部的褥垫下放一个枕头。
居:让孩子有一个无烟的环境,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
浴:孩子病时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且会再受凉。痰多的孩子会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只能在患病一周后,早晨稍有咳嗽,食欲也好,能玩、不发烧时,可在入睡前洗一次澡,觉睡得好,以后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
玩: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可以在室内进行阅读、手工等。
练:对于反复咳嗽生病的孩子,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