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命存在于一呼一吸的须臾之间。呼吸,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生命中最自然的动作。生命起,则呼吸起;生命终,则呼吸终,可以说呼吸是生命的开关。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认为呼吸是理所应当的,只有当疾病来袭,我们方才惊觉,原来呼吸是生命的根本,原来是如此重要。
在浙江衢州,有这样一群医师,他们用专业管理筑牢患者的生命线,牢牢守住生命的开关;用工匠精神钻研业务,解决患者的生命之忧;用创新精神守护患者的呼吸,延续生命的长度。医院的呼吸内科团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持续开拓进取,只为保障生命的一呼一吸。
“在继续深化以呼吸慢病管理和肺部疑难病诊断为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呼吸危重症、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为重点的技术特色,这是我们呼吸内科的发展方向。”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张洪球说。
专业管理筑牢生命线
据介绍,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年,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是一个技术全面、业务成熟的科室,是衢州市重点建设学科、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优秀带教科室。科主任张洪球介绍,呼吸慢病的管理和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断这两项是呼吸内科的“传统”项目,医护人员尽显专业技术,为有呼吸难题的患者解决了不少问题。
眼下正值冬季,是慢阻肺的高发期,呼吸内科的床位告急。作为呼吸慢病中的主要部分,慢阻肺正困扰着广大患者。张洪球介绍,慢阻肺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可逆为特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一旦因为感染发炎导致气道产生痉挛闭合,将形成通气功能障碍和呼吸肌疲劳,形成越堵越憋、越憋越喘的恶性循环,而且病症不可逆转。平时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大部分属于慢阻肺。
对此,医院呼吸内科对慢阻肺患者有着系统的管理方法,张洪球介绍,主要分为急性加重的在院期间的管理和缓解期居家期间的管理。
“慢阻肺每一次的急性加重都可能会导致症状及肺功能明显恶化,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较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风险。针对这些患者,我科遵循GOLD指南,极力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还积极推进无创伤的物理治疗辅助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缓了患者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和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张洪球介绍。
家住衢化的毛大爷曾经吸氧机不离身,连上厕所都需要吸氧,稍微活动后就胸闷气闭,生活离不开家人的照料。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呼吸内科对毛大爷不断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并配合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前不久,毛爷爷来到医院呼吸内科,专门来看望医务人员。“去年下半年在家人的陪伴下,我周游了湖南、湖北、广州、深圳等省市,现在走路也不喘了,生活也能自理了,再也不会吸氧机不离身了。”毛爷爷非常高兴地告诉张主任,出门旅游,这是他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如今,尝到了甜头的毛爷爷时常到呼吸内科复诊,并接受无创呼吸机的治疗。
“在慢阻肺的管理中,我们深知患者急性加重的痛苦,所以我们非常重视稳定期的‘未雨绸缪’,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使患者和家属了解这个疾病,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依从性、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护士长李玲介绍,他们不仅把这些病人做了分类,还建立了病员档案。除了每周一次针对患者及家属开展专题讲座,定期深入社区、老年大学进行宣讲普及提高认识外,还走访到患者家中,实地了解患者的身体和治疗状况,为就医不便的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目前科室已经完成了近二百名患者的家庭走访,足迹遍布衢、龙、江、常、开等县市区。
(支气管镜检查)
工匠精神守住生命开关
除了具有一套系统的专业管理方案,对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治则彰显了医院呼吸内科的专业水平。谈及较为难忘的一次诊断经历,呼吸内科樊最末医生感慨,一位患者的肺孢子病诊治令他印象深刻。
77岁的朱师傅胸闷气闭20多年查不出原因,前不久因胸腔积液收治入院。胸腔积液患者须抽取胸水检验,在明确胸水的性质后,再明确病因。但朱师傅的胸水经多次穿刺都无法顺利抽出。
究竟是什么原因无法抽出胸水?是不是还有没有考虑到位的因素呢?呼吸内科共同讨论朱师傅的病情后,决定再次穿刺,弄清楚真相。为保障此次穿刺顺利进行,呼吸内科请来B超室的工作人员协助,终于抽出了少量且稠厚的胸水。
根据多年经验与专业技术,张洪球主任判断眼前稠厚且呈巧克力色的胸水非同一般,马上考虑会不会是肺阿米巴感染,立即进行细菌检验。显微镜下,碘液染色中,谜底揭晓了,高倍镜视野下赫然躺着5、6个阿米巴包囊,原来是“阿米巴原虫感染”。接下来的治疗顺理成章,抗阿米巴治疗、转外科手术进一步清除稠厚的胸水……不久后,朱师傅康复出院,呼吸内科团队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帮他渡过了生命的难关。
“肺隐球菌病、肺真菌病等都属于肺部疑难疾病,对于这些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需要穷追不舍、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张洪球坦言,除了专业技术,还有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这都是呼吸内科医生必须终身打磨的职业品质。
创新精神延续生命长度
除了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来诊治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永续创新是医院呼吸内科的另一大特质。其中,对呼吸危重症的诊治和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是该科室的两大特长。
据统计,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危重病人人,转ICU室23人,占比14.8%;今年到目前收治人,转ICU室9人,占比6%,比去年下降了50%以上。“数字的背后是呼吸内科不仅有着强大的硬件储备,还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呼吸系统危重症疾病的诊治抢救团队。”张洪球说。
(抢救病人)
呼吸内科以老年患者为主,因误吸导致窒息、心跳骤停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医务人员与死神的争夺战也常常发生。张洪球说,今年5月,呼吸内科有位奶奶当天就要出院了,一边吃着早饭一边与人聊天,突然间就没有了说话的声音,随即面色发紫、气息全无倒在了床上。“老年人因为声门协调功能下降,如果进食时不加注意,经常会造成误吸,甚至窒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当班医生回忆,事情发生后,大家立即采取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开放气道、去除异物、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急救用药、气管插管、血气分析、气管镜进一步清除食物残渣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在反复三十多次坚持不懈的除颤后,这位奶奶终于心跳恢复,有了自主呼吸。
“窥斑见豹,类似这位奶奶突发抢救的情况,每年都有很多例发生。”张洪球介绍,呼吸内科今年特别成立了呼吸危重症团队,设立呼吸治疗师,增加仪器设备与人员投入,以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的抢救效率和诊治质量。
利用各种呼吸介入技术,诊断早期肺部肿瘤是呼吸内科创新的一种形式。“肺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13%~15%,早期诊断率仅15%。提高肺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改善肺肿瘤5年生存率的关键”张洪球介绍,对发现肺结节的患者,我们会进行至少2年的回访,跟踪它,并及时干预。现呼吸内科已掌握各种介入检查方法,如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支气管镜活检、毛刷、灌洗和脱落细胞检查等等,这些都为肺部肿瘤的定性检查提供了依据。
“不管是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还是急危重症的治疗,给患者解除忧虑,尽可能延续患者生命是我们一致的目标。”张洪球坦言。
延伸阅读医院呼吸内科目前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人,有着较高的医疗水平、学术水准和带教能力。能正确熟练诊治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准确掌握疑难病的诊治原则,对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成功率高,尤其是对胸膜疾病、肺真菌病、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极具专长和特色,在职业相关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与康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目前科室拥有德国耶格肺功能仪和捷斯特肺功能仪各一台、日本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镜、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罗氏血气分析仪、各种类型呼吸机十台、呼吸湿化治疗仪和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自动排痰仪等多种类型的先进的检查、监测、治疗设备,并拥有含60张床位的病区、肺功能实验室、睡眠实验室和呼吸内镜室等,年住院人数一千五百余人次,门诊就诊人数三万余人。
来源:衢州晚报
记者:腊莎王潘红
编辑:何玲
第一时间为你推送衢州医卫动态、健康信息、政策解读。
更多健康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