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患者对舒适化、无痛化医疗服务与日俱增的需求,在院领导的亲自指导下,内窥镜室、呼吸内科、麻醉科,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多科室共同协作,从11月开始开展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术——即无痛气管镜检查。期间,麻醉科克服人员紧缺困难,派出专人协助内窥镜室和呼吸内科开展此项工作。目前每周一、三、五,我院全天开展无痛气管镜检查与诊治,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皆可申请检查。该项工作实施一周以来,已顺利完成了26例无痛气管镜和1例无痛食管镜检查,其中包含3例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治疗,10例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得到了广大患者、家属和内科医师的一致好评。
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中央型肺部肿块或气管周围肺部病灶诊断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传统的气管镜检查是在清醒和咽部局部表面麻醉下进行的,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常因气道的刺激而呛咳、憋气、恶心,也有部分反应严重的患者则因不能耐受而不得不终止检查。因此,许多患者都闻气管镜色变。
无痛气管镜的出现,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无痛气管镜检查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呼吸内镜新技术,不仅克服了患者的恐惧心理,还减少了术中可能出现的剧烈咳嗽、血压升高及其他并发症,更好地提高了检查的耐受性及舒适性,大大改善了病人的就医诊疗体验。另外,无痛气管镜术麻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停药后可很快清醒。检查过程不影响正常呼吸,无需气管插管,仅需喉罩支持下即可进行,患者配合度更高,有利于操作及治疗。
???
无痛气管镜和传统气管镜到底有哪些区别?
无痛气管镜术与传统气管镜术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提供了有监测的麻醉看护,即麻醉医生在手术室以外的场所,对接受诊断或治疗操作的患者在生命体征监测下使用镇静、镇痛的药物,以提供一个安静、无痛的手术环境。可以说这种麻醉方式比全身麻醉简单,比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安全。与无痛胃肠镜有所不同,无痛气管镜术需辅助喉罩通气及呼吸道准备。检查前,麻醉师先给予患者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使麻醉剂充分进入患者呼吸道,然后在麻醉师的保驾护航下给予静脉麻醉。
无痛气管镜的好处有哪些?
无痛气管镜操作为中度镇静,术中保留患者呼吸功能、术后快速清醒恢复,在这个水平下,患者能对语言指令和轻触觉刺激做出有意识的反应,不需要干预就能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气道通畅以及充分的自主呼吸,心血管状态稳定,操作者便能更从容地完成操作。
此外,无痛气管镜检查可以进行以往各项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术,包括荧光及支气管镜检查术(活检、刷检、肺泡灌洗等)、EBUS-TBNA、磁导航TBLB、冷冻、球囊扩张、氩气刀、电刀及圈套、介入治疗等。
随着目前多种气管镜诊疗不断涌现,部分患者需要反复经历支气管镜下治疗。试想一下,任何一个简单的镜下介入操作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有了无痛气管镜技术,则让患者很好地配合完成一系列、甚至是长达60分钟以上的介入操作成为可能。
接受无痛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1、无痛气管镜在术中及随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咽喉部的保护性反射会受到药物的抑制。为避免胃内容返流误吸到呼吸道的风险,患者需在术前禁食、禁饮牛奶类饮品6个小时以上,禁饮清水2个小时以上;同时术后2小时左右,逐渐少量地饮用凉的清水,观察咽喉部功能恢复正常以后方可进食。
??
2、建议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不要驾驶、不要操作电器、不要签署重要文件等。
??
3、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术前应尽早与医生沟通,调整好相关用药。
??
4、对于大咯血或大出血风险极大的患者,选择无痛气管镜治疗应特别慎重;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患者在镇静情形下,因大出血而“平静”地发生窒息;对于这类患者局部麻醉下传统气管镜仍可能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