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诊疗手段的成熟,舒适医疗的广泛开展,无痛中心患者数量急剧增加,无痛中心适应证的范围不断扩大,诊疗复杂性也日益增加。麻醉评估作为严把安全的第一关显得尤为重要。
麻醉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疾病情况,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与诊疗医师沟通,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无痛中心患者流动性快,与患者接触时间短,这就要求麻醉评估要规范。我院无痛中心麻醉评估由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完成。随着工作的开展以及经验和教训的不断总结,一些系统并发症对无痛中心麻醉的实施影响较大,现总结如下。
一、对无痛中心麻醉的实施影响较大的系统
(一)全身情况
禁忌证:长期卧床,恶病质,体温≥39℃。
需慎重对待病态肥胖、严重过敏、智力发育严重落后的患者。
(二)心脑血管系统
禁忌证:心功能障碍,心肌梗死、脑梗急性期、脑出血急性期(<4周),近1月内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右束支+左前或左后传导阻滞、快速型房颤、二三联律、预激综合征发作期等),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多支脑血管畸形,不明原因的多次晕厥,有心跳骤停病史。
患者需常规携带最近1月内心电图,有心律失常病史者要加做24h动态心电图综合评估;既往行心脏手术、冠脉支架置入术后,Ⅲ级心功能障碍,有心肌炎、心脏病史,≥75岁患者需行心脏彩超检查加以评估;有心前区不适、心绞痛、冠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需提供近期冠脉造影或冠脉CT结果;高血压需控制稳定,难控制性高血压要注意排除嗜铬细胞瘤。不易评估的心脏病、心律失常请心血管内科医师会诊。
(三)呼吸系统
禁忌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严重的咳嗽、咳痰(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等),哮喘急性发作期,重症肌无力,上呼吸道梗阻,Ⅲ、Ⅳ度呼吸困难,严重的胸廓畸形。
近期出现声嘶患者,应提供喉镜检查结果以排除咽喉部病变;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患者需提供肺功能结果。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诊疗的患者,其呼吸系统的适应证可适当放宽,对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超过50%以上的主气道病变仍要慎重。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术后转归的重要因素,评估时应注意引起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的因素。
(四)气道管理系统
对气道管理而言,任何时候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禁忌证:不能张口,颈后仰绝对受限,严重颌面部畸形影响面罩通气,咽喉部占位、颈部巨大占位,气管明显受压、偏移,主气道严重病变(占位、出血、瘢痕等)。
可能造成困难气道的因素很多,包括:Mallampati气道分级Ⅳ者,张口度小于两横指,颈短,颈椎活动度受限,小颏症,舌体肥大,门齿突起,病态肥胖,颏甲距离小于四横指,颌面部畸形,气道手术病史,甲状腺疾病,打鼾等。因无痛中心大部分患者为非气管插管全麻,困难气道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估时对有可能造成困难气道的因素均应做详细、鲜明地标注,必要时可加行CT、X线、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五)中枢神经系统
禁忌证:急性大脑、脊髓损伤,颅内高压。
有精神病史患者在麻醉诱导、苏醒期易出现原有疾病的发作。对癔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患者应慎重。
(六)肝、肾、内分泌系统
禁忌证:肝功能Child分级Ⅲ级,肾功能衰竭未经正规透析治疗,未经控制的甲亢、甲低,空腹血糖>15mmol/L,嗜铬细胞瘤。
肝、肾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异常会影响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和苏醒时间,术前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时应注意调整。内分泌系统激素异常时应行正规治疗,以确保全身器官机能正常运转。
(七)胃肠道系统
禁忌证:急性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贲门失迟缓、气管食管瘘,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瘘。
胃肠道系统功能欠佳者,注意电解质紊乱。如:血钾异常、血钠<mmol/L或>mmol/L,应纠正正常再行无痛诊疗。有食管、胃手术史患者,胃排空减慢,术前应延长禁饮食时间,术中应采取措施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反流误吸。
(八)血液系统
禁忌证: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20×/L。
缺乏的凝血因子诊疗前应适当补充,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应注意淋巴结肿大和感染对患者的影响。
评估医师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做到全面有序,针对不同病情有的放矢,决定患者是否适宜接受无痛诊疗。评估医师应告知患者麻醉前需禁饮3h,禁食8h;麻醉前宜停用/继续服用的药物;麻醉方案和术后管理方案,同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任何麻醉或药物以及手术操作都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严重并发症。最好的麻醉并发症防治措施就是规范麻醉过程的每一步。这就要求无痛中心不断完善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增加无痛中心患者的安全性、舒适度和满意度,体现其优越性。
二、环境设施完善
无痛诊疗室有和手术室规格相同的照明、通风环境,房间大小合适,药品和设备完善。因周转速度快,为安全考虑,每一台诊疗床位均配备双套氧气设施,双套功能正常、触手可及的吸引设备,完善的气道管理设备(喉镜、可视喉镜、型号齐全的气管导管等),麻醉机,监护仪,抢救药品充足,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三、人员配备
无痛中心人员的配备合理;职责分明;注重业务理论的学习。
目前我院无痛中心人员配备是:8名麻醉医师,12名护士,3名护工。
麻醉医师岗位包括:麻醉评估1人,胃肠镜诊疗3人,生殖中心取卵、宫腔镜1人,膀胱镜、妇科人流宫腔镜1人,纤维支气管镜1人,介入、核医学1人。麻醉医师负责所属岗位麻醉安全,同时互相流动、帮助,出现麻醉并发症时所有医师均全力以赴。定期进行麻醉新业务、新理论的学习,同时加强不良事件汇报,不断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平时对科室内部自检自查,加强应急抢救演练。
麻醉护士分别负责:1.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前准备(麻醉机、监护仪、吸引器、麻醉药品、抢救药品、气道管理设备),再次询问患者重要病史和禁饮食情况,麻醉前对患者进行最后的确认,书写麻醉记录单,复苏患者,规整设备和药品。2.开放患者静脉通路和液体管理。3.麻醉记账和核对工作量。4.药品、耗材管理和联系设备维修,检查抢救药品和设施并及时补充。5.流动岗位随时调用。
在无痛中心相对短、快的麻醉管理中,所有麻醉人员都要有强大的责任心。工作标准一致,工作流程统一,同时采用相对统一的麻醉方案方便麻醉管理。麻醉实施中密切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有特殊情况,及时纠正处理,有复杂状况时,呼叫其他麻醉人员及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危及生命并发症(心跳骤停、过敏、呼吸抑制等)的处理流程贴在诊疗的墙壁上,各相关科室电话也醒目地贴在电话旁边。
四、术后恢复
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转入恢复室,家属即可陪伴。恢复室需保证患者足够的留院观察时间,避免院外意外情况的发生。
恢复室配备:监护仪,足够的吸氧和吸引设施,人工通气设备,抢救设施和药品;恢复室需与诊疗间和病房有良好的衔接,以备意外突发情况时迅速呼叫人员处理和无法离院患者的转归处理。
患者离院标准:保持平稳的生命体征30min以上;具有良好的定向能力;疼痛控制良好;无显著恶心、呕吐和头晕;足够的补液量,可经口饮食;无明显出血;能够自主排尿;有正常行为能力家属护送患者回家;无诊疗后特殊护理事项;必须由麻醉医师确认患者可以离院;必须书面和口头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交代清楚术后指导和建议。
以一例并发症的抢救为例:58岁肝硬化失代偿期男性患者,拟行“胃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术前生命体征平稳,静脉全麻后实施手术,手术顺利,麻醉平稳,术毕患者清醒后突然出现呛咳后呼之不应,心跳停止,脉搏消失,即开始心肺复苏,呼叫其他人员,团队人员迅速集中,开放静脉通路、给予肾上腺素、进行气管插管、除颤仪准备同时进行,患者心跳恢复,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院内电话紧急通知床旁心电图、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ICU等急会诊,描记床旁心电图后,心血管内科诊断该患者可能出现肺栓塞,由ICU医师、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将患者送入ICU行进一步治疗,患者行肺部加强CT证实为肺栓塞,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无痛中心人员随即进行病例讨论和不良事件汇报,对该类患者和手术操作有了深刻认识,加强术前沟通。
综上所述,制定安全工作标准、严格执行规范的安全流程,完善术前准备,紧密的团队合作,坚持安全查对和交接,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无痛中心的安全保障。随着无痛诊疗业务量的增加,条件的成熟,开展诊疗范围的扩大,复杂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舒适医疗,但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无痛中心不断完善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增加无痛中心患者的安全性、舒适度和满意度,体现其优越性。
白癜风诚信单位白癜风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