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儿科门诊中,约2/3患儿感染呼吸道疾病;在住院患儿中,有1/3患呼吸道疾病,在婴幼儿死亡原因中,有1/3是由于呼吸道疾病所致。
作者:张海金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儿科门诊中,约2/3患儿感染呼吸道疾病;在住院患儿中,有1/3患呼吸道疾病,在婴幼儿死亡原因中,有1/3是由于呼吸道疾病所致。可见呼吸道疾病是小儿发病率和危害性大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医院感染统计数据,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为前3位,构成比分别为60.0%、23.4%、8.2%。
儿童较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婴儿期缺少鼻毛,鼻道窄,容易发生鼻道堵塞,鼻粘膜柔嫩,受冷及干燥空气刺激易于发生炎症;小儿的气管和支气管腔相对狭窄且毛细支气管发育较气管、支气管、肺泡发育慢,管腔更为狭窄,弹力纤维组织发育不良,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使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排除微生物,较易导致感染。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种类较多,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借助微生物学送检可以明确病原体。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发区。胎龄小、基础疾病严重、侵袭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
如何预防和控制儿童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途径,首先保证病房良好的通风,必要是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室内消毒。
2、咳嗽礼仪。适用于所有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和探视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帕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进垃圾桶,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3、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按照WHO总结的五个时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及时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防止病原体扩散。
4、病室安置。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集中护理,医院可将感染同种病原体的患儿放置一室,如果条件不允许,尽量将呼吸道感染患儿与其他非感染患儿分室放置,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5、医疗用品及患儿用物的消毒。与患儿接触的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被服、衣物、奶具等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置方可使用。
6、病房环境卫生及保洁。出院患儿的床单元应做到终末消毒,保证室内环境卫生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7、人员控制。限制探视陪伴人员,如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家属应首先劝其远离患儿,其次做好家属的呼吸卫生宣教工作。
医院感染控制授权为二次发稿。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稿费:—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