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疗效安全性双赢!高龄骨转移小细胞肺癌患者重获生的希望。
该病例是一位高龄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右肺恶性肿瘤”入院检查。完善检查后诊断为:右肺中叶小细胞肺癌并伴有骨转移。患者行右肺肿物及左侧肋骨转移瘤碘粒子植入术,并接受依托泊苷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治疗,影像学诊断提示患者病灶不断缩小,且无任何不适反应,拟继续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治疗。病例回顾入院情况:患者女,78岁,因”体检发现右肺恶性肿瘤”入院检查。冠心病病史多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长期吸烟史。
诊断经过:患者于-06-04体检发现癌胚抗原(CEA)高达.6ng/ml,胸部CT示:右肺中叶外侧段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左侧第5、6肋骨质密度不均匀,胸骨柄、T6右椎弓高密度结节灶,骨转移不除外。
穿刺病理检查:患者于-06-16行右肺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神经内分泌肿瘤(小细胞肺癌),考虑不典型类癌可能性大。免疫组化:AE1/AE3(+),Vimentin(+),LCA(-),P40(-),P63(-),Cam5.2(+),NapsinA(+),TTF(灶+),CD56(+),Syn(+),CgA(+),Ki-67>15%,PD-L1>1%+,HER-2(-)。
入院影像学检查:
图1患者-6-16入院时CT结果
诊断结果:右肺中叶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左侧5、6肋、胸骨柄、胸6右椎弓)。
治疗经过:经远程会诊后,为患者制定了依托泊苷胶囊50mgd1-20q28d+度伐利尤单抗mgq21d的治疗方案。
患者于-07-08依托泊苷50mgpoqd+度伐利尤单抗mgivgtt第1周期治疗,治疗后患者无不适。-07-29开始第2周期治疗。后复查胸腹部增强CT显示:病变实性部分较前缩小,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狭窄程度较前改善。
图2患者-07-29胸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
继续给予患者依托泊苷联合度伐利尤单抗第3周期治疗。患者分别于-09-16和-10-18开始第4周期治疗、第5周期治疗。-11-04复查胸腹部增强CT:肿块减小,余同前。
图3患者-11-04胸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
-11-08停服依托泊苷,继续给予度伐利尤单抗mg治疗。
不良反应管理:患者接受依托泊苷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初始至今,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病例总结与思考随着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遍地开花,小细胞肺癌(SCLC)也逐步迈入免疫时代。近年来,从后线到维持治疗再到目前的一线治疗,免疫治疗不断革新着SCLC的治疗格局。广泛期SCLC(ES-SCLC)始终面临着2年生存率不足5%的“魔咒”[1],同时SCLC作为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在疾病发展轨迹中承受着更为严重的症状负担,并可能会对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功能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亟需有效且能保障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从SCLC二线治疗及以上的探索开始,研究者近年来步步推进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应用时机,直至目前的一线治疗以及局限期巩固治疗。但遗憾的是,虽然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同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截至目前PD-1抑制剂挑战SCLC似乎尚未达到预期的获益。年3月1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阿替利珠单抗治疗SCLC,年3月30日,FD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依托泊苷加卡铂或顺铂)用于ES-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适应症。至此,SCLC一线免疫治疗正式拉开序幕。年7月14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与依托泊苷+卡铂或顺铂联用一线治疗ES-SCLC成人患者的新适应证上市。被称为“肺癌梦魇”的SCLC终迎来实力强劲的免疫治疗全新选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是目前ES-SCLC治疗中总生存期(OS)最长的方案,总人群mOS长达12.9个月,亚洲人群中则长达14.8个月[2]。在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度伐利尤单抗的CASPIAN研究最新数据显示,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组2年OS率达到22.9%,这也就意味着近1/4的ES-SCLC患者能够实现2年以上的生存。而3年OS率也达到17.6%,明显高于对照化疗组的5.8%,提升高达3倍,显示出免疫治疗的“长拖尾效应”,长期OS获益明显[3]。图4CASPIAN研究3年OS率在肿瘤近期疗效方面,CASPIAN研究中度伐利尤单抗+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7.9%,较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化疗组提高近10%,并实现了更持久的缓解,12个月持续缓解(DoR)率为23.2%,EP组仅为7.3%。本病例是一位78岁伴有骨转移的高龄女性SCLC患者,治疗方案为依托泊苷胶囊50mgd1-20q28d+度伐利尤单抗mgq21d。该患者于年7月8日始-年11月8日规律行度伐利尤单抗免疫治疗,患者无不适,拟继续维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肿瘤病灶不断缩小,并且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狭窄程度较前改善。更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近日,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JCO)发表了一项“癌症临床试验中接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或化疗患者严重不良事件风险的性别差异”的报告,报告指出:与男性癌症患者相比,女性癌症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免疫治疗中,并且在接受免疫治疗或化疗时,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血液学不良反应[4],因此女性患者可能面临着发生不良反应的更高风险。本例患者为高龄女性患者,身高1.63m,体重仅为40kg,但该患者在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期间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说明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更是彰显了度伐利尤单抗优秀的安全性。一项评估CASPIAN研究中患者报告结局的分析结果显示:度伐利尤单抗联合EP组较EP组在食欲减退改善方面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这可能反映了度伐利尤单抗在改善疗效的同时,没有明显增加毒性。而在EP中加入度伐利尤单抗后至首次恶化时间(TTD)延长,可能反映了在该治疗组中观察到的更长的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反应持续时间[5]。随着抗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与进展,安全性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