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cough,PIC)
指感染后的一段时间持续有咳嗽症状
其病程一般为3-8周
超过8周的为慢性咳嗽
病因中不包括感染后咳嗽
特征:X线胸片未见异常,除外肺炎诊断;咳嗽最终自行消退,病程一般不超过8周。感染后咳嗽强调的是呼吸道感染之后的一段状态,虽提到"感染",却不能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去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感染后咳嗽(PIC)的发病机制是呼吸道上皮完整性的破坏和感觉神经的暴露致使诱导的炎症反应持续和过度刺激。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后咳嗽是涉及到传入神经、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咳嗽反射及咳嗽受体异常的复杂过程
气道上皮被感染后,释放炎性介质,通过活化和募集白细胞激活免疫反应。这些白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炎性介质、蛋白酶、氧化自由基等,进而扩大了气道结构的损害。气道上皮损害使气道感觉神经末梢暴露,降低了对刺激物反应的阈值。氧自由基和蛋白酶诱导纤毛停滞、纤毛丢失、上皮细胞坏死和黏液清除功能障碍。受到刺激的C纤维诱导、合成和释放神经肽,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收缩、黏液分泌、血管扩张
临床中诊治上呼吸道PIC的患者需注意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女性、合并支原体感染、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及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为发生气道高反应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与PIC的发生有相关性,尤其是在有高过敏性的气道患者中
咳嗽变异性哮喘,简称CVA。CVA的本质和哮喘一样,都是气道慢性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有关。但CVA炎症更轻,气道反应性较哮喘低,咳嗽敏感性更高以及喘鸣阈值较哮喘更高
PIC虽然有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但并不是典型的嗜酸细胞炎症,但其更主要的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同时肥大细胞在PIC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组胺有关,所以其炎症的本质是不同的,其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与CD8+CD28-T细胞参与该过程有关,慢性炎症迁延不愈导致上皮下神经裸露,更容易被刺激而产生咳嗽,这种咳嗽可随炎症的消退而消失
那我们该怎么办?
感染后咳嗽是自限性的,往往是感染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缓解,百日咳的咳嗽就是感染消失前的最后症状。
如感觉咳嗽影响生活,可分别予镇咳药和痰液溶解剂对症处理。
美国胸科协会的咳嗽指南中强调: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不能应用于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患者会从中获益,而有专家推荐当感染后咳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或)持续应用其他药物不能缓解时可考虑使用。有研究提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缩短康复时间。也有研究表明噻托溴铵粉吸雾剂对部分感染后咳嗽有效且安全。另有研究表明抗组胺药联合白三烯拮抗剂对PIC的疗效显著
认真科普,从我做起~
-作者简介-
王成
硕士
医院呼吸科医师
刘庆华
医院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
医院访问学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治和呼吸疾病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中华医学会呼吸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专委会委员。
文章作者:王成刘庆华排版编辑:青葱特别鸣谢:百人呼吸科普小组推
荐
阅
读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流感?经常咳嗽,伴有白痰?你可能是患上“老慢支”了!我做肝脏手术,医生为什么让我检查肺?这是乱收费吗??觉得有用就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