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书享花絮在大自然中放飞感受悦读

在山悦,我想摘一撷丹桂回来,

最后还是带了一身它的香。

识花

车子驶进梅家坞,整个世界就不一样了。

两边青翠叠起的茶园,一层层的绿意,瞬间使你整个身心舒缓下来。长长的遮天的杉树林,在眼前辟出一条深深的浓荫道。杉树下黄的、红的、白的石蒜花,或单朵,或成片,惊艳了一路爱美的我们。

仿佛是从一个世界,转入了另一个世界。

一个是嘈杂的,急躁的,一个是宁静的,缓慢的。

院子里,开着串串紫色小花的山麦冬,在一片硕大碧绿的铜钱草间,那般清新典雅。花叶络石成片成片地,铺陈在石墙外,开紫花的薄荷,红花的飘香藤,还有长在石缝间的凤仙、佛甲草和宝石花,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令人雀跃的山野味。

9月读书分享会的小伙伴们,第一次尝试与大自然一起阅读,阅读大自然这本博大无边的书,自然是先来认这些花草喽。

孔子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看看你能认识下面几种花草(欢迎文末留言)。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院子

其实在走进来的路上,我们已经闻到浓浓的桂花的香了。

院子里的丹桂,此时正开得热烈而繁盛,一阵阵浓香差一点把我们熏了个醉。我们何等幸运,不早也不晚,在这一刻,山悦的桂花为我们而开。

认了花,闻了香,且围坐下来,热情实在的傅掌柜泡了从山里亲自采来的野茶,拿出龙眼瓜子和桔。女人们的话闸子一打开,就好像关不住的水笼头,不管老朋友新朋友,重要的是兴趣相投。聊聊生活,谈谈孩子,说说过去,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但此刻,我们是同频的。

一切像身边的植物一样自然、随意,我们都在红尘中紧绷得太久了,此刻和植物在一起,和随性的小伙伴在一起,骨子里的童真像山泉一样流露。有人想朗读,好啊,一段卓别林的《当我开始爱自己》,此刻不求读得有多好,就欣赏你站起来在大家面前勇敢的姿态。有人想唱歌,唱呗。王菲的《传奇》,降央卓玛的《那一日》,一首接着一首,唱的人尽兴,和的人随性,听的人,更是沉浸在熟悉的旋律里,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和舒缓(文末有美丽的书友叶儿即兴清唱视频哦)。

茶园

初秋的茶园,茶树已有一人高,走进去,红袍素裙的娘子军队伍立即被淹没在了青山绿叶丛里。

远处,是层层递进的葱郁茶树梯队,脚下,随处可见紫色小花的鸭跖草开在茶树下的草丛里。初秋的天气尚且有点闷热,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打伞,可以戴帽子,其实沐浴一下阳光也是可以的。

这一片莽莽苍苍的绿啊,滋润了每一个小伙伴的眼和心。我们本是忙碌在世俗里的庸常人,今日且来做一回采茶女,偷得浮生半日闲。

嗯,这样的感觉很好。

分享

《黄帝内经》里说,“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是说,人到四十五十之后,阳气开始不足,身材各方面功能都开始衰退……

又说,“知之刚强,不知刚老。”意思是说,如果知道调摄养生的,身体就强壮,不懂得养生之道的,就特别容易衰老。

所以,要有好的身体,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下午,掌柜给大家安排至一小阁楼,短暂的午间休息后,开始由书友真爱(一位多年瑜伽习练者,艾灸养生传播者)分享经络养生知识。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打通仁督二脉,按摩头顶百会穴,和足底涌泉穴,如何拍胆经……养生,关键在于你有心,不必刻意,利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十几分钟空闲时间,说起来简单,但一切贵在坚持。

在真爱的带头下,小伙伴们也都各自分享了自己平时学习收集到的养生方法,让在坐几位还没有养生意识的小伙伴受益匪浅。

当然重头戏都是压轴,今天的重要主题——《断舍离》读书分享开始。

对于“断舍离”这个主题,虽然之前也组织了好多次分享,大家依然有很多感悟和实践体会。有物品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我们在断舍离的过程中,历练的是一份专注力、决断力,是一份内在智慧的提升。

最后总结每一位书友分享的精髓——

“断舍离”的核心,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断舍离”的目的,让自己活得更舒服愉悦。

且听各位书友们的精彩分享

真爱:

每次去整理衣柜和抽屉,感到很满意,不好的舍弃掉,留下美好的喜欢的。家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少,空间也变大了,内心更富足了。前段时间对家里堆满杂物的车库进行了整理,清理出用不到的东西被需要的邻居拿去用,感到很幸福开心。

禾日:

对于书中的两句话特别有感悟,第一句是“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第二句是“先把收纳东西的家具都扔了吧”。平时在整理过程中也渐渐感悟到,其实收纳的工具基本都没用的。

瑛子:

从“断舍离”的第一期到现在的第四期,我一直在践行。在清理的过程中,觉得清理的不是东西,而是心灵的清零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放下某些执念,在对物品扔不扔的犹豫不决时,让自己果断做出决定,果断去断舍离,这是生命的一种飞跃。同时,在践行期间,同伴们相互之间的鼓励也蛮重要,彼此的方法可以借鉴,这就是同伴的力量吧。

余暇:

先从《断舍离》这本书的读后感说起,我是一边践行,一边感悟人生,把搁置很久的物品拿出来,体会到物品要在使用时才有价值。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和物品进行对话,换位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打造自己的喜乐空间,心灵也得到了提升和净化。

绿如蓝:

当家里有很多地方需要整理时,不妨先从很小的地方做起,每一次整理后就会发现神清气爽。书里讲到有三类舍不得扔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和担忧未来型。大家到底有没有那种已经不需要、不适合了,但却一直留着舍不得扔的东西呢?这些东西虽然已经“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可却还是扔不掉,一直留在家里,理由就是执念。我想这就是我接下来要去面对的问题。

太阳:

年时,对于断舍离只看书没有行动,今年果断去行动了,最大变化就是家里的冰箱。我是一个喜欢做菜的人,以前家里的冰箱会放很多调料,生怕以后会用得着,结果可能放了一两年也用不上。在清理时,这些东西该送人的送人,该扔的扔,居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轻松了,更极简了,烹饪方式更清淡更健康了。

平平:

对书中“东西有用才有价值”这句话印象最深刻,以前自己真的舍不得扔东西,自从生病之后,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了,有更深的感受,家里也逐步逐步地在收拾。自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通过与朋友分享,自己也慢慢地走出去,多跟别人交流这方面的心得。

叶儿:

断舍离一直贯穿在我的生活中。对于断舍离的理解,就是有选择性,不仅仅对有形的看得见物品上的断舍离,还包括无形的看不见的精神方面的断舍离。对于物品、对于朋友,对于风景,自己一直奉行“大道至简”,不羡慕别人,不刻意抓取,多问问自己,要不要?喜不喜欢?最终留下的,都是和自己有感情链接的。“不为其所困,不困其心”。断舍离,不一定要全部扔掉,做到一尘不染和有条不紊,允许自己有点乱,不拘小节,随意点,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果。对于一个家,要达到整体的舒适感、愉悦感和美感,家庭每位成员都需要有意识,共同去努力。对于自己的兴趣,插花是会坚持下去的,朋友会选择性地交往,对于风景,自己家乡的风景走遍也已经足够了,一切都遵循自己的内心。

青芸:

两点收获:对于朋友的断舍离,不强求,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不会像以前难么纠结,核心就是让自己舒服,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yf/12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