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行走在新津的大街小巷
你是否觉察到
临街的旧建筑外墙焕然一新?
道路两侧建筑的阳台、屋顶、墙面
有了立体绿化作点缀
家附近的游园绿化多了,围墙少了
……
这些悄悄发生的变化
不仅带来了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
还不断增添了市民生活幸福感
而这些变化的背后
来自于新津近年来正在着力推进的
“两拆一增”工作
“两拆一增”,是指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公共开敞空间的专项工作。开展这个活动,可以让市民更加直观感受“两拆一增”给新津城市带来的新面貌。
11月10日,记者从成都市新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年通过“两拆一增”专项行动,新津共拆除违建面积平方米,拆除围墙米,增绿植绿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平方米。
今天
记者就带你去现场逛一逛~
新津一步一景
让城市之美触手可及
拆围墙见公园,居民休闲健身添新去处十一月的新津,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飘落在地,秋意正浓。市民何先生整装待发从家里出发,不到10分钟,他就来到了位于谷底湖二路的“骑龙湖运动公园”,这是他最近健身跑步的新去处。
“以前跑步都要绕很远,现在这里围墙拆了,感觉简直太巴适了!”何先生高兴地说,现在不仅他喜欢来这里,其他居民也愿意到这里健身锻炼、休闲娱乐。公园里,器材处锻炼的市民、散步遛弯的老人、开心玩闹的儿童……处处洋溢着幸福与快乐。
谁曾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被围墙“圈住”的施工工地。据了解,骑龙湖运动公园位于人口密集、生态环境良好的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内。由于周边施工建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低,周边群众缺乏休闲运动场所。
按照“两拆一增”工作要求,施工单位主动拆除围墙米,增添平方米绿化面积。自从围墙拆除后,绿色透出来了,前来逛公园看美景的市民也增多了。
违建围墙不见了踪影
出门见绿地、休闲有去处
是“两拆一增”带来的给群众最直观的感受
拆违建见绿地,提升地区附加值初冬,在大件路附近,随风飘摇的花草点缀在道路两侧,绿树在暖阳之下生机悦动,不少市民都选择来这里慢跑散步,享受着闲适的“慢生活”!
“变化太大了,现在经过新津站时,窗外就是一片好风景。”每天上下班都要坐地铁的周先生说到。现在乘坐地铁,市民不再是一路低头看手机,而会很期待窗外的景色。
千层金、狼尾草、木春菊……改造后的地铁站与高铁站中间,精心打造十几种植物的景观绿化,让人置身于美景之中。
花源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此次共拆除违建平方米,增绿0平方米,增加了休闲步道和公共厕所,完善了公共设施配套,居民在感受环境美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不一样的便利。
秉承着“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
五津街道临江村因地制宜,拆围增绿,增加开敞空间
全面打造乡村形态新场景
增绿地见美景,描绘宜居新津新画卷缓缓走进五津街道临江村,微景观、鲜花、绿树与村道互联互通,漫步期间,满眼被绿色包围,眼睛仿佛在接受一次大自然的“SPA”。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舒适的休闲、娱乐和运动,无论何时都活力满满。
“没想到,这里能改造得这么好!”家住五津街道临江村的居民魏大爷说,以前去地里摘菜,满脚的泥,现在摘菜有漂亮的步行道,而且还可以欣赏到家门口的美景,像公园一样美。
五津街道社区规划师袁惠琼告诉记者,今年,临江村综合吸收群众建议,对临江村外侧小广场进行升级改造,新增绿地平方米。在后期管理维护成本上也做了细心设计,“所有花草平时不需要做特殊管护,只需拔草就行了。”五津街道社区规划师袁惠琼边说,边指着绿地里的佛甲草、金边吊兰、四季海棠……这些“靠天吃饭”多年生植物,颜色亮丽,不会因花期过了就枯萎而需更换,也不需特殊管护,节约了不少成本。
秋意渐浓,从小广场踏进河边绿道漫步或骑行,吹吹河风,呼吸新鲜空气,观赏沿路的美景,生活中的小美好也不过如此。
喜欢一座城市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种
一段古老的城墙
一种融入地域文化的建筑风格
一条街道,一个公园
都足以让我们对这座城市
产生特殊的情感
作为美丽宜居的创新公园城市
新津,正是有这样的魅力
未来
新津将带给我们
更好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图文编辑:雷莉娟
图文审核:郭箐
总审核:彭燕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