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胸外科许顺主任团队,在心脏外科谷天祥主任团队、麻醉科、手术室的鼎力配合下,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翻转,气管肿瘤切除,左全肺切除,左主支气管下壁瓣膜翻转气管成型术。
患者杨某,男,53岁,2月20日晚因憋喘、窒息入我院急诊,血气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肺CT提示主气管肿瘤,阻塞主气道及左主支气管,并与主动脉弓及食道关系密切。
肿物位置
胸外科许顺主任查看病人后,决定收入胸外科。麻醉科行抢救性气管插管,因肿瘤阻塞较重,插管后血氧饱和度仍不断波动于60-90%。许顺主任带领胸外科全科会诊讨论,考虑肿瘤较大,侵袭较重,单纯切除肿瘤无法弥补气管缺损组织,当即决定在急诊下行气管肿瘤切除,左主支气管下壁瓣膜翻转气管成型术。
切口采取正中胸骨切开联合第四肋间,经探查发现肿物位于气管远端的左后壁上,直径达4厘米,已经累及到了左主支气管起始部,而且与主动脉弓后壁以及食管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许顺决定按照原定方案,切除左全肺,保留了左主支气管,并廓清了第2.4.9.10.13.14组淋巴结。接下来进行分离主动脉后壁,为防止在分离过程中主动脉后壁出血,手术台上请来心脏外科会诊,行体外循环支持,为手术继续进行保驾护航。在游离完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肿瘤组织后,将其牵引翻转,气管肿物终于显露出来,可见肿物与周围组织侵袭较重。继续游离气管远端的肿物后剖开气管,终将肿物完整的切除。最后制作左主支气管下壁瓣膜,对气管缺损的地方进行修补。
手术及修补示意图术后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平稳。术后第1天,气管镜下可见吻合口闭合良好。吸痰后右侧肺叶复张良好。术后第5日拔除气管插管及胃管,患者正常进食。术后第15日拔除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第18日顺利出院。术后病理回报为:中低分化鳞癌。淋巴结无转移!术后1个月后复查肺CT显示患者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和复查CT
本例手术属于“隆突切除重建术”,该术式是治疗累及主支气管近端隆突嵴和气管下段侧壁中央型肺癌的手术方法。因该部位解剖结构特殊,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达13%-29%,所以此术式的普及受到了影响。此外,由于右侧主支气管明显短于左侧主支气管,右侧开胸术野及隆突显露优于左侧。该患者气管肿瘤位于左侧,左侧由于主动脉弓的阻挡影响而造成术野显露较差,需行主动脉弓翻转,解剖困难,手术难度更高。
信息来源:第一临床学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