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咳咳,你只会拍拍拍一页手册协和八

小编按:排痰,看似普通,其实隐含着许多不简单,可能你会想起各种排痰药物,不过说到简单古老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体位引流了,回复『体位引流』可查看本文~

定义

痰液体位引流的定义是利用重力作用,将分泌物由一个或多个肺段引流至中央气道,进而通过咳嗽或机械吸痰而将其清除的一种疗法。可适当配合体表拍打、振动,以增加体位引流的效果。

目的

?清除痰液

?提高氧分压

?改善呼吸肌肌力和效力,产生咳嗽反射

适应证

?由于各种原因排痰困难者;

?存在或怀疑存在黏液栓引起的肺不张;

?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等;

?存在气道异物。

禁忌证绝对禁忌证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气胸、胸腔出血或胸腔引流

相对禁忌证

?高龄、体弱伴严重呼吸困难者;?两周内有咯血、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颅内压>mmH2O、肺动脉栓塞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证、胸骨骨折、气胸、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血栓性静脉炎者;?肺部基础疾病有大咯血风险者。

原理

本质是”水往低处流“,通过特殊体位,将分泌物蓄积的肺部置于高位,从而使其流向大的支气管,并进一步刺激咳嗽反射,从而排出痰液。

Tips

?频率:取决于黏痰的量。通常每天2-4次。早晨起床后和晚睡前引流是最为合适的时间,避免餐后进行。可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

?部位:根据体格检查、胸片及胸部CT等,确定治疗的部位。病变广泛者,可能需要多种体位引流;

?治疗时间:5min保持重力引流位,5min拍背或振动,5min咳痰,直到将分泌物排出。

终止指证

?患者诉头晕,眩晕呼吸困难加重,立即停止引流;

?患者的体温正常,并维持24~48小时,且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或基本正常。

操作步骤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过程、方法和目的;

2.洗手;

3.听诊、查看影像学检查资料——确定分泌物集中部位;

4.摆好体位和姿势并用枕头适当支托;

5.将弯盘或卫生纸放在患者下颌处(收集分泌物);

6.维持上述姿势至少5分钟;

7.必要时给予拍痰或震颤促进拍痰。

常见体位

1.右侧卧位: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持续5-10分钟,引流左肺中叶和下叶痰液。

2.左侧卧位: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持续5-10分钟,引流右肺中叶和下叶侧面痰液。

3.高伏卧位:用数个枕头垫高髋部、腹部,使得胸部低于髋部,持续5-10分钟,引流左、右肺下叶后侧部痰液。

4.低伏卧位(补充位):高伏卧位不能承受时,可采用此卧位,减少腹部枕头数量,引流左、右肺下叶后侧部痰液。

各肺段痰液引流具体体位

1.直立坐位,轻拍振动肩部,垂直向下用力。

2.弓形坐位,轻拍振动肩胛骨上部,垂直向下用力。

3.半高枕卧位,轻拍振动前胸部,垂直向下用力。

4.45°侧卧位,抬高臀部和腿,轻拍振动乳头外区,垂直向下用力。

5.侧卧位,抬高臀部和腿,轻拍振动乳头外区,垂直向下用力。

6.侧卧位,抬高臀部和腿,轻拍振动一侧肋骨,垂直用力。

7.低伏卧位,枕头提升臀部和腿,轻拍肩胛下区,由患者足侧向头侧用力。

89.侧卧位,抬高臀部和腿,轻拍振动一侧肋骨,垂直用力。

10.低伏卧位,枕头提升臀部和腿,轻拍肩胛下区。

操作原则

痰液滞留部位位于最高点

痰液引流通道并尽量垂直于大支气管

患者可耐受该体位

小结

参考文献:

1.肖毅等.呼吸内科诊疗常规(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2

作者:小蜗

审阅:医院呼吸内科田欣伦副教授

编辑:长春半夏

▌一页,帮你搞懂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yf/1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