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感染的那些事儿

ICU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因为ICU多是一些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且多接受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其感染有特殊性。有人说过进ICU后感染是迟早的事,但诸多大牛们为此着实做了许多工作,一起来看看当下ICU常见的感染预防手段有哪些?

一、“VAP零容忍”,从小做起

邱海波教授曾发出过“VAP零容忍”呐喊[1]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VAP可导致患者在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均延长。众所周知VAP重在预防,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把预防VAP分为4部分:

与器械相关的预防措施、与操作相关的预防措施、药物预防和集束化预防方案。基本上涉及到患者治疗、护理的细节都可能对VAP的发生产生影响。包括床头高度、翻身拍背、呼吸机管路积水清理、套囊压力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纤支镜检查等。本文不展开论述,仅列以下几点细节,容易被忽略却很!重!要!

1.呼吸机清洁与消毒:按照规范和使用说明书进行十分必要,所有一次性部件使用后应按照相关规定丢弃。

2.严格内镜消毒(尤其ICU常用的纤维支气管镜):这对VAP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已经表明纤支镜操作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建立人工气道:ICU医生习惯通过手的触觉来判断套囊压力,但杜斌教授早年的一项研究[2]已经表明手的触觉并不准确,通过仪器测压才可靠。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均应进行声门下吸引,监测气管内导管套囊压力。但能常规做到前者的单位应该不很多,而后者的重要性也很重要。套囊压力过高会导致气道壁水肿、缺血甚至坏死,而如果压力不够就起不到封闭的作用。

4.抬高床头:对预防VAP有重要作用,但是都做到了吗?

5.医务人员手卫生:你有时是不是也空手给1床吸完痰后就跑去给2床拍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非常重要,这些司空见惯但确实有效的细节需要认真贯彻。

关于预防VAP的一切,指南[3]说得很清楚,可进一步仔细研读。

二、冰山一角,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上医治未病”,在ICU这个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血管内导管类型很多,包括周围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等,后两者在ICU几乎是常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包括导管病原菌定植、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皮下囊感染、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等,关于预防CRBSI已有很多研究资料,具体可以看指南[4],以下几个细节务必注意:

1.重中之重: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无菌操作的依从性。一个凌乱的深静脉穿刺置管场面是不堪入目的。

2.深静脉穿刺:部位常选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其中股静脉并发感染的概率最大,一般不作为首选。但也有研究显示,只要操作者技术够熟练,够专业,只要严格无菌操作,几个部位导管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别。这也再次强调:技术过硬才是王道。

3.条件允许时(有设备,而且要娴熟),应采用床边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放置。

4.中心静脉导管:从预防CRBSI的角度来说,不需要定期更换,按需更换就可。但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如导管留置28天以上,则导管相关感染的可能性超过24%[4]。所以当无需导管时,应立即拔除。

5.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但也不反对使用多腔导管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单腔导管感染风险较低,多腔导管使用更便利。但笔者有几次去普通病房帮忙深静脉置管,护士问能不能用单腔的,双腔的不好使(具体原因没问),显然双腔的对她们并不便利,鉴于单腔的好处,下次带上单腔的过去吧。

6.要不要常规使用抗生素涂层导管?仍有争议。早年的研究显示抗生素涂层导管可减少CRBSI,但后面的研究持相反结果。所以年的指南[4]仍持观望态度。

7.穿刺部位保护:一般要用透明、半透性聚氨酯敷贴等材料覆盖保护,透明的好处是容易发现穿刺点的炎性变化。一般成人患者至少1周更换1次辅料,但如果辅料潮湿、松动、受到污染就要及时更换。

三、这些风险,你也忽略了吗?

除了以上两种特别介绍的感染预防,ICU还面临很多复杂情况。比如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预防ICU病房的感染。

1.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尤其是对于昏迷、呛咳能力差的患者而言,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引流物、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坠入呼吸道造成肺炎非常重要。翻身、拍背等不能纸上谈兵,医生也要主动参与进来。

2.加强泌尿道系统护理:一般由护士负责。留置导管时间越长,其感染率越高。

3.合理使用抗生素:这始终是个大课题。包括痰培养出鲍曼、铜绿时考虑定植菌还是致病菌,要不要调整抗生素,如何调整抗生素,血培养到鲍曼就一定是血行感染吗,有没有是采血时导致的污染菌,连续3天留痰培养有没有意义,连续培养出的细菌就是致病菌?浙医二院王选锭教授认为:绝大部分(几乎所有)痰培养到鲍曼、念珠菌无需治疗(虽然相关指南也说判断定植菌或致病菌不易,但王教授的观点还是和指南有较大出入,值得探讨),连续3天培养到鲍曼极有可能是定植菌,因为我们一直在用着抗生素。

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ICU经常会有一些侵入性的操作,比如深静脉穿刺、纤支镜检查等,我们必须认真做到严格无菌,医护之间可以相互提醒。

最后借用一句话:“在微生物的世界里,人类也不过是细菌的一个种属,谨慎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邱海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零容忍:从指南开始.中华内科学.

[2]杜斌等.通过触觉不能准确判断气管插管套囊内压力.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内科杂志.

[4]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来源为“掌上医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yf/10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