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专科医联体走进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8月14日,国家呼吸医院与各地三甲医疗机构联合成立“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简称“呼吸专科医联体”),我院呼吸内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院医院代表接受医院领导授牌。

今后,我院与医院将在呼吸疑难危重症专家查房、远程会诊,门诊呼吸疑难危重症会诊,建立呼吸疾病分级转诊制度,推进戒烟及呼吸疾病预防工作,呼吸专科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呼吸疾病临床研究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为呼吸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便捷就医途径。

医院之间的交流互动走向深入,我院呼吸专业的科室管理与技术水平将会再上新台阶。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甄继革赴京拜访医院院长王辰

          呼吸专科医联体的发起者-医院呼吸中心    

医院呼吸中心(以下简称呼吸中心)成立于年5月。迄今,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符合现代呼吸病学格局的呼吸及危重症医学体系,是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的核心单位和主任单位,科技部呼吸与肺循环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与主要成员所在单位。年3月,呼吸中心被指定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戒烟与呼吸预防合作中心。

呼吸中心有四个组成部分:呼吸疾病医疗部、呼吸疾病研究部、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部、呼吸人才培训部四部分组成。集呼吸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内科与外科,西医与中医,基础与临床研究,研发与开发,教学与人才培养等系统功能于一体,搭建了完备的,多学科立体交融的现代呼吸学科体系。呼吸中心主任由中国工程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王辰教授担任。中医呼吸领域的唯一的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担任中医呼吸学科带头人。汇聚了林江涛,代华平,曹彬,詹庆元,刘德若,张洪春,张紓难,李友林,肖丹等等多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及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中青年呼吸病学临床和研究骨干,形成了良好的学科人才梯队。

经过长期发展,呼吸中心在呼吸危重症医学的以下亚专科领域形成了显著特色与优势,达国内领先水平:)(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3)呼吸系统感染与新发呼吸道传染病(4)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肺心病(5)间质性肺疾病(6)呼吸衰竭与内科危重症,呼吸支持技术(7)烟草病学与烟草依赖治疗。对早期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治正在迅速形成特色。医院呼吸中心已经与国内外医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国内呼吸病学领域有关医学中心建立良好的业务协作关系,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了广泛的技术辐射和支援。

      加强呼吸学科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呼吸专科医联体应势而生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多发、重大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居城乡居民各系统疾病前列,疾病负担巨大。当前,我国呼吸疾病防治体系与呼吸学科建设严重滞后,难于应对日趋严峻的发病形势,亟需加强防治体系与能力建设,创新防治模式。基于呼吸疾病防治的迫切需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王辰教授发起,呼吸专科医联体应势而生。呼吸专科医联体的成立,旨在发挥优势专科的引领作用及优势资源的辐射作用,统筹、医院专科资源,促进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提高学科疾病整体诊治水平,推动专科学科建设与发展。除牵头单位外,专科医联体在各地联合学术医院作为协作单位,与牵头单位共同实施技术辐射和双向转诊;医院作为成员单位,帮助其解决专科医疗和学科建设问题。如此,可望有效统筹、整合、优化、合理配置专科医疗资源,分层级引导、安排专科疾病患者就医,将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最需要的疑难危重症诊疗上,使患者获得科学、便捷、经济、高效、连续的医疗照护。

      积极参与其中惠及省城百姓    

医院呼吸内科分三个病区,专业设置各有侧重,共有床位张,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床位18张。拥有独立的专科门诊及肺功能室、电子支气管镜室和呼吸睡眠障碍诊治实验室。拥有多种先进的诊疗仪器,包括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电子及纤维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肺功能仪、血气分析仪、多导睡眠监测仪等多种治疗设备。全科拥有医师31名,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3名。近5年主编或参编著作12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1篇,科研立项19项,其中获省级二等奖11项,三等奖3项。经过长期发展,各亚专业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逐渐在呼吸危重症、慢性气道疾病、间质性肺疾病与肺血管疾病、支气管镜及镜下介入治疗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专业特色。近几年,科室三个病区均与医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多名医务人员在医院进修,多次邀请相关专家会诊、讲课。此次呼吸内科参与到呼吸专科医联体当中,将在学术交流、技术指导、医疗会诊、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从而为省会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yf/1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