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材生产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

石材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振动、化学品伤害和高温等。另外,在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生物风险,如使用刀具划破皮肤而引起的破伤风,在矿山剥离作业中可能会导致真菌感染等。

对于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视力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姿势)、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因其未纳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63号)范围之内,故本文不做详细阐述。

一、粉尘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1.粉尘的分类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称之为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按其性质生产性粉尘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无机性粉尘

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性粉尘

包括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

上述各类粉尘的混合存在,一般为两种以上粉尘的混合。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合性粉尘。

石材生产企业各工艺流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是无机性粉尘。

2.粉尘的来源

在石材加工过程中,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就是粉尘(主要为矽尘),劳动者长期吸入后,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石材生产企业,粉尘的来源十分广泛,如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分离、整形,石材加工过程中的切、铣、钻、磨、锯、割等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见图1。

(a)雕刻作业(b)切割作业

(c)打磨作业(d)打磨作业

图1石材加工中产生的粉尘

3.粉尘的危害

一些石材,如大理石、石灰石等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器官发生微弱作用的矿物粉尘,其作用程度主要和在呼吸道中的聚集量相关,并且是低刺激性的,长时间接触会引起慢性气管炎和矽肺。

另外一些石材,如花岗石、板石等,所产生的粉尘含有结晶二氧化硅,会导致从业人员患矽肺;还有一些如蛇纹石,可能含有石棉,开采此类石材时会有石棉释放,石棉纤维也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因此在开采此类石材之前一定要先检测石棉释放指数,DM14/05/96(意大利法令)规定石棉释放指数小于1的属于非危险材料。

矽肺的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在持续吸入矽尘5?10年发病,有的长达5?20年以上。但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矽肺的早期即有肺功能损害,但因肺的代偿能力很强,患者往往无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尤其是合并肺结核和肺心病时,则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和心功能障碍。

矽肺患者一旦确诊,即应脱离粉尘作业,并给予积极综合治疗,寿命可以延长到一般人的平均寿命,但其劳动力可能不同程度的丧失。矽肺的致死常因并发严重肺结核、自发性气胸和呼吸衰竭。

4.矽肺的临床表现

矽肺的临床表现有3种形式: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加速性矽肺,这两种临床表现形式与接触粉尘浓度、矽肺含量与接尘年限有显著关系,临床以慢性矽肺最为常见。

一般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多种症状。气促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早期常感胸闷、胸痛,胸痛较轻微,为胀痛、隐痛或刺痛,与呼吸、体位及劳动无关。胸闷和气促的程度与病变的范围及性质有关。早期由于吸入矽尘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并发感染或吸烟者可有咳痰。少数患者有血痰。合并肺结核、肺癌或支气管扩张时可反复或大量咯血。患者尚可有头昏、乏力、失眠、心悸、胃纳不佳等症状。Ⅲ期矽肺由于大块纤维化使肺组织收缩,导致支气管移位和叩诊浊音。表1是矽肺的分期和不同时期的病变特征和X线片表现。

表1矽肺的分期和病变特征

分期

病变特征

X线片表现

I期矽肺

矽结节主要局限在淋巴系统。肺组织中矽结节数量较少,直径一般在1?3mm,主要分布在两肺中、下叶近肺门处。此时,肺的重量、体积和硬度无明显改变。

肺野内可见一定数量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小阴影,其分布范围不少于两个肺区。胸膜上可有矽结节形成,但胸膜增厚不明显。

II期矽肺

矽结节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可散于全肺,但仍以肺门周围中、下肺叶较密集,总的病变范围不超过全肺的1/3。此时,肺的重量、体积和硬度均有增加,胸膜也增厚。

肺野内有较多量直径不超过1cm的小阴影,分布范围不少于四个肺区。

III期矽肺(重症矽肺)

矽结节密集融合成块。肺的重量和硬度明显增加。解剖取出新鲜肺标本可竖立不倒,切开时阻力甚大,并有砂粒感。浮沉试验,全肺入水下沉。团块状结节的中央可有矽肺空洞形成。结节之间的肺组织常有明显的灶周肺气肿,有时肺表面还可见到肺大泡。

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超过2cm,宽径不小于1cm。

5.矽肺的并发症

矽肺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肺结核

肺结核是矽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高达20%?50%,并且随着矽肺病期的进展而增加,I?II期并发肺结核为10%?30%,III期达50%?90%以上。矽肺直接死因中肺结核占45%。矽肺并发肺结核时,会相互促进,加速恶化。常出现发热等毒性症状,咯血是症状之一。痰中可找到结核菌。

(2)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促进矽肺发展,诱发呼吸衰竭和死亡。因此,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尤其对晚期矽肺具有重要意义。

(3)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

长期吸入粉尘使支气管纤毛上皮受到损伤。肺弥散性结节纤维化,使支气管狭窄、引流不畅、易发生感染,并发慢支和肺心病,严重感染时可诱发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4)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多见于并发肺气肿和肺大疱的患者,尤其是晚期矽肺患者。肺部感染、剧咳、用力为常见诱因。常见的症状为突然呼吸困难加重伴胸痛,也可以无症状。矽肺并发气胸复发率高,局限性气胸多见,体征不典型。因肺组织和胸膜纤维化,破口较难愈合,气体吸收缓慢。

6.矽肺的治疗

对矽肺患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脱离粉尘作业,另行安排适当工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营养和妥善的康复治疗,生活规律化,以延缓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尚无能使矽肺病变完全逆转的药物,药物的治疗主要是早期阻止或抑制矽肺的进展。治疗矽肺的常见药物包括:

(1)克矽平

克矽平是高分子氮氧化合物,作用机制是在矽尘破坏巨噬细胞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具有组织和延缓矽肺进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临床应用克矽平后,X线胸片示病变发展延缓,故对I、II期矽肺有一定疗效,III期矽肺疗效不佳。对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呼吸道症状较明显。

(2)汉防己碱

汉防己碱是中药汉防己科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药物,它能使矽肺内胶原合成量减少。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X线胸片也有好转。对急性矽肺疗效较好。副作用主要为食欲减退、转氨酶升高、心率减慢等。

(3)其他

其他药物包括哌喹类(哌喹、羟基磷酸哌喹等)、铝制剂等药物。经治疗后,矽肺患者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有的可延缓病情进展。

7.粉尘检测标准限值及术语

(1)粉尘的检测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T.5-)。

(2)术语和定义

①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②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③最高容许浓度(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④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粉尘的超限倍数为2。

⑤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⑥空气动力学直径

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径视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⑦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

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石材开采、加工过程中工作场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粉尘的容许浓度见表2。

表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序号

粉尘名称

PC-TWA(mg/m3)

备注

总尘

呼尘

1

大理石粉尘

8

4

2

石灰石粉尘

8

4

3

石棉(石棉含量>10%):

粉尘纤维

0.8

0.8f/ml

/

/

G1

4

矽尘

10%≤游离SiO2含量≤50%

1

0.7

G1(结

晶型)

50%<游离SiO2含量≤80%

0.7

0.3

游离SiO2含量>80%

0.5

0.2

5

其他粉尘a

8

/

a:指游离SiO2低于10%,不含石棉和有毒物质,而尚未制定容许浓度的粉尘;G1:确认人类致癌物;表中列出的各种粉尘,凡游离SiO2高于10%者,均按矽尘容许浓度对待。

⑨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TWA限值大小)是PC-TWA的1.5?3倍,具体见表3。

表3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与PC-TWA的关系

PC-TWA(mg/m3)

最大超限倍数

<1

3

1

2.5

10?

2.0

1.5

8.石材加工企业粉尘监测实例

粉尘的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粉尘的浓度、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并且需要一定的设备设施、技术经验等,如果企业需要,可将样品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粉尘浓度的监测主要分为总粉尘浓度测定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

(1)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

测定方法:用已知质量的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

(2)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

测定方法: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

(3)采样方式

现场采样方式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①定点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呼吸带是指距离人的鼻孔30cm所包含的空气带。采样点是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②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4)采样前的准备

①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是否符合GB/T的要求。

②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

③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④如果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

(5)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确定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地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如果车间有明显的风向,则采样点应布置在工作台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如果车间内有多个异型打磨的工作台,1?3台时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则监测的结果为最高浓度。

(6)监测过程

下面仅对企业在日常监测中便于开展的粉尘浓度监测,以异型石材打磨工序为例、以定点短时间采样、定点长时间采样、总粉尘浓度测定为例对监测过程进行简要介绍。

①定点短时间采样

根据总粉尘的采样要求选择粉尘采样器,将粉尘采样器和已称重的测尘滤膜带至异型石材打磨工作台处,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连接仪器,放置在劳动者工作业时所处位置附近(注意:尽可能靠近劳动者,并放置在下风向,且避免物料直接飞溅到滤膜上)的呼吸带高度,以15?40L/min(一般选择20L/min)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15min。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②定点长时间采样

根据总粉尘的采样要求选择粉尘采样器,将粉尘采样器和已称重的测尘滤膜带至异型打磨工作台处,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连接仪器,放置在劳动者工作业时所处位置附近(注意:尽可能靠近劳动者,并放置在下风向,且避免物料直接飞溅到滤膜上)的呼吸带高度,以1?5L/min(一般选择2L/min)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1?8h。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③粉尘浓度的计算及结果判定

分别于采样前和采样后,将滤膜和含尘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并记录其质量m1和m2,按式(1)计算粉尘浓度:

?????(1)

式中:

C-空气中总粉尘的最高浓度,mg/m3;

m2-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

m1-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

F-采样流量,L/min;

t-采样时间,min。

测得异型石材打磨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20mg/m3,大理石粉尘的PC-TWA为8mg/m3(总尘),其超限倍数为2。测定值/PC-TWA≤2,则测定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否则测定结果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很明显,异型石材打磨岗位的测定结果是PC-TWA值的2.5倍,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测得异型石材打磨处总尘的长时间接触浓度为7mg/m3,小于其PC-TWA总尘浓度的限值,测定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短时间采样主要用于粉尘超限倍数的评价,而长时间采样主要用于PC-TWA的评价。下面两个公式用来计算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a)采样仪器能满足工作日连续一次采样时,空气粉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2)计算:

????(2)

式中:

TWA-空气中粉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min。

(b)当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并记录劳动者在此浓度下接触的时间,计算粉尘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3)计算:

??(3)

式中:

C1、C2、Cn-测得空气中粉尘的浓度,mg/m3;

T1、T2、Tn-劳动者在相应的粉尘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

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

将计算的结果与表3中的排放限值进行对比,判断车间的粉尘浓度是否超标。如果超标,企业应加强粉尘的治理。

(未完待续)

(此文发表于《石材》年11期)

(本刊以后会陆续刊登一些国家标准或技术文章的部分内容,如需要全文电子版,可以向本刊付费定制,只供企业和个人学习使用,请勿做其他商业模式)

广告赞助商

《石材》杂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海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by/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