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3岁,主因“发热伴咳嗽1周”于年3月8日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0°C,伴咳嗽、咳痰(痰未咳出,自行咽下),医院予退热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体温能暂时下降,随后再次升高。年3月7日查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以右侧为著,右侧肺不张,纵隔向右移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自发病以来,患者意识模糊,进食水较平日明显减少,大小便失禁。
右上、下叶支气管呈外压性狭窄,远端不能进入。气管及各级支气管均可吸出大量灰白色脓性痰。新生物病理回报示支气管脂肪瘤可能性大。
图57-1纤支镜检查3月10日床旁纤支镜检查,可见右中间段支气管开口被一新生物完全阻塞。
3月12日胸部超声示:右侧胸腔积液,最大液深.5px,其内较多密集分隔,呈蜂房样改变。3月15日复查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为著,右侧胸膜明显肥厚,右肺部分不张,伴有感染可能。3月15日头颅MRI示左侧额、顶叶大面积脑梗死(急性-亚急性期),右侧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梗塞灶(急性-亚急性期)。
综合以上表现,患者肺不张考虑由支气管脂肪瘤所致,其胸腔积液成因考虑可能与肺不张,在胸膜腔负压的吸引下渗出有关,同时也和肺部感染导致炎性渗出及肺炎旁积液有关。
住院期间给予美罗培南、甲硝唑抗感染,纤支镜吸痰,并配合改善脑循环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因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未能行脂肪瘤切除术,住院期间病情反复,预后较差。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人体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脂肪组织丰富的身体浅表部位及腹腔和腹膜后,而起源于支气管者则极为少见。支气管内脂肪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肺内良性肿瘤,占所有肺肿瘤的0.1%~0.5%,占肺良性肿瘤(错构瘤、软骨瘤、脂肪瘤、纤维瘤、平滑肌瘤)的2~3%。
本病具有以下特点:⑴良性病变,发病缓慢。文献报道,此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是吸烟及体型肥胖者。⑵多发生在正常脂肪较丰富的大支气管,以左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为多。⑶肺部感染表现突出。由于瘤体生长缓慢,不易在短时间内完全阻塞管腔,从而很容易形成支气管远侧肺反复感染,临床上酷似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反复发作的固定部位的肺炎及肺不张等,导致临床误诊。⑷瘤体形态特殊。气管镜检查,瘤体呈类圆形,表面光滑,色黄,质硬,基部多有蒂,有移动感,即使反复活检,很少像癌症、腺瘤、息肉那样松脆出血,临床上少见咯血症状。⑸大多数支气管脂肪瘤可经气管镜检查发现,但由于肿瘤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组织,瘤体表面常被覆纤毛柱状或炎变的鳞状上皮,故有时支气管镜取活检较为困难,阳性率较低。⑹有作者认为,胸部CT和磁共振检查可显示支气管腔内均匀性肿块,密度与脂肪组织相同,对此病诊断有其优势。⑺一经发现,应尽早切除,以免瘤体增大阻塞支气管后造成远端支气管、肺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
回顾患者既往在我院住院病历,年在神经内科住院期间,胸部CT已提示右肺中叶、左肺舌叶慢性炎症,提示其支气管脂肪瘤为慢性病程。关于诊断手段,患者病史中曾3次查胸部CT均未发现瘤体,最终靠纤支镜确诊,提示我们在诊断肺不张病因时,应将影像学检查及纤支镜结合起来,以免漏诊。
本文提供了一例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的患者,最终通过纤支镜确诊为支气管脂肪瘤。因本病极为少见,通过本病例的学习,旨在拓宽我们对肺部感染、肺不张病因的诊断思路,从而减少类似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病例来源:医院急诊科
作者:周倩云刘晓原
治疗白癜风药物白癜风专科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