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口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生病中的忌口,一方面与服药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药后忌口,另一方面是要注意与病情的关系,要针对着疾病的寒、热、虚、实、表、里、上、下、五脏六腑等病因、病位、病性诸方面,结合食物的性、味全面加以考虑。凡于病不利的饮食皆为所忌。
饮食忌口是在中医营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忌口是指饮食禁忌。西医也讲忌口,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如慢性肾炎患者忌高盐饮食,糖尿病患者忌高糖饮食,痛风病人忌啤酒、海鲜,否则可加重病情,这些都是有实践依据的。而民间广为流行的种种患病忌口只是说法,不可迷信。
由于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一样,也具有寒、热、温、凉之四气,酸、苦、甘、辛、咸之五味,尽管食物的这些气味相对温和,但对有些疾病仍有不利影响,中医学要求辨证施膳。
如热性病或者素体有热者,忌吃红糖、饴糖、辣椒、胡椒、姜、葱、蒜、韭菜、狗肉、羊肉、鹿肉等温热性食物;脾胃偏寒者,忌吃过于寒凉的食物,如黄瓜、萝卜、荸荠、梨、柿、蚬、蟹、河蚌、田螺等。小儿患水痘期间,要禁食油腻、辛辣性食品,否则可以导致痘疹透发不畅,或因助热升火而损耗正气而加重患儿的病势。慢性腹泻患者,需要节制饮食,禁食辛辣、油腻之物,否则可以导致胃肠内伤,脾气耗损,湿浊内盛,使病情迁延不愈。这些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当你感冒有咳嗽、咳痰的时候,中医会嘱咐你不要吃“带腥”的东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此时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管腔相对狭小,痰液分泌增多,海鲜水产等“带腥”之物易使气管内痰液增多,所以就会加重咳嗽、咳痰。又如小儿支气管哮喘,必须忌食鱼、虾、牛奶、蛋类等易过敏的食物。否则这些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的身体素质禀赋不同,而疾病种类更加复杂,忌口也要讲清科学道理,若盲目忌口,不敢吃这不敢吃那,往往会连人体必需的营养都得不到满足,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所以“食物相克”不能一概否定要辨证看观。
圣爱中医馆有您寻找已久的名老中医专家,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