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隔离技术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01

◇肺隔离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肺隔离技术是胸外科手术麻醉管理的核心技术,就手术适应证而言,肺隔离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电视胸腔镜手术、膈疝修补术、微创心脏手术、胸交感神经切除、胸椎前入路手术等,涉及胸外科、心脏外科、神经病学三个学科;其病理适应证则包括因单侧疾病需要解剖肺隔离、单侧疾病状态需要生理隔离肺部和通气。

随着肺隔离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绝对禁忌证不再存在,气道相关因素(困难气道、气管切开或造口、气管或支气管近端肿瘤)和患者相关因素(双肺通气期间缺氧、既往对侧肺叶切除术、病态肥胖、肺动脉高压)是肺隔离技术的相对禁忌证。

02

◇肺隔离与肺萎陷◇

肺隔离与肺萎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肺萎陷可分为双肺萎陷、单侧肺萎陷、肺叶萎陷。良好的肺隔离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达到肺萎陷的目的,但是当局部组织粘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阻塞性肺不张等情况时可能发生不通气也不萎陷的情况;当然肺萎陷不一定需要肺隔离,自主呼吸、体外膜肺氧合(ECMO)、低通气支持、单腔气管导管(SLT)、喉罩通气等也可实现肺萎陷。总而言之,肺隔离是实现肺萎陷的基础,但是良好的肺隔离并不等于良好的肺萎陷。

下图展示了隔离工具定位、功能性肺隔离和满意的单肺通气麻醉存在部分重叠,以A情况为例,双腔气管导管(DLT)或支气管阻塞导管(BB)的位置很好但并不能确保满意的氧合;以C情况为例,满意的氧合状态有时可能是由DLT的次优位置实现的。因此,笔者归纳以下三点:不犯原则性错误(反向隔离),接受最低隔离底线,以及为接受隔离可以接受最低的定位条件,是保证肺隔离效果的基础。

图肺隔离效果与氧合

注:A:位置良好,氧合不好;B:功能隔离,氧合欠佳;C:功能隔离,氧合良好;D:位置好,功能隔离,氧合不佳;E:隔离好,氧合佳03

◇实现肺隔离的工具◇

DLT、BB、SLT是实现肺隔离的三大法宝,以DLT和BB为例,两者各具优缺点,无法单独适用于所有环境(表1、表2)。

表1DLT的优势与劣势

(自于第8版米勒麻醉学)

表2BB的优势与劣势

(自于第8版米勒麻醉学)

DLT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下:①由于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困难气道、解剖异常等问题导致DLT插不进去;②由于隆突处内外解剖变异或旋转导管的技巧问题,导致DLT置入反向;③置入深浅问题;④角度问题主要见于右DLT过程中右肺上叶开口对位的问题。BB也是实现肺隔离常用的工具,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下:①BB依赖纤支镜(FOB)辅助定位,但是FOB外径和BB外径限制了其在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②右侧置入受右上叶开口影响;③肺塌陷效果不佳,吸引受限。

04

◇病例分享◇

病例1

患者,女性,53岁

术前诊断

纵膈肿瘤

拟施手术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右侧卧位)

导管选择

35#左侧DLT

遇到问题

当值麻醉科医师插管五分钟后发现,DLT无法置入支气管、回弹,听诊双肺隔离效果不佳。

分析原因

当值麻醉科医师在选择DLT型号时,没有回顾影像学检查结果,而是凭借经验(“宁左勿右”原则)选择了左侧DLT。

处理

回顾胸部CT提示,巨大的纵膈占位严重压迫左主支气管,此时选择右侧DLT更合适而不是左侧DLT,这是因为左侧DLT的阻塞气囊易遮挡右肺上叶开口,很难代替右侧DLT进行单肺通气,而且一旦左侧DLT误入右侧调整将变得十分困难。

反思

对于胸外科手术麻醉管理而言,术前询问病史和读片非常重要。

病例2

患者,男性,68岁

术前诊断

左肺肿物

拟施手术

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术

导管选择

35#右侧DLT

遇到问题

当值麻醉科医师置入DLT后,听诊时右上肺通气不佳。

分析原因

FOB下观察到患者存在解剖变异——气管支气管(TB)。TB由气管发育异常引起,附属或异位支气管,发生率在0.1%~2%。依据TB距离隆突的距离可以分为三型:Ⅰ型TB在隆突上方2厘米以上,远端气管变窄;Ⅱ型TB位于隆突上方2厘米以上,且远端气管直径正常;Ⅲ型TB距离隆突距离<2厘米。

处理

PankajJain等人于年发表在JCardiothoracVascAnesth的文章归纳整理了TB的单肺隔离方法(表3)。

表3TB的肺隔离技术(来自JCardiothoracVascAnesth.Apr;34(4):-.)

反思

当TB患者肺隔离遇到困难,PankajJain等人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停下来,看一看”,依据胸部CT或FOB观察结果决定下一步举措。

病例3

患者,男性,55岁

术前诊断

左肺下叶占位

拟施手术

胸腔镜下左肺下叶切除术

导管选择

37#右侧DLT

遇到问题

患者发生了气管插管困难。

反思

暴力或反复气管插管造成的医源性气道损伤不能忽视,咽喉部、气管、支气管处都可能发生医源性气道损伤,而且DLT置入过程中医源性气道损伤更为常见。气管支气管破裂虽然非常少见,但是其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并发症。女性、老年人、身材矮小的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以及某些气管病变(包括气管软化症存在先天性异常)的患者都是易感人群。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易感人群,如何选择DLT型号和尺寸?很遗憾,在选择DLT尺寸时缺乏统一性和客观规则,主观经验在其中占据很大的成分。欧美学者发表了大量研究,以性别、身高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选择DLT,但是欧美人群的数据无法代表亚洲人群,而且根据临床依据选择DLT,往往型号选择偏大。

病例4

患者,女性,51岁

术前诊断

双肺结节

拟施手术

左肺下叶楔形切除术+/右肺上叶尖段切除术

导管选择

35#右侧DLT

遇到问题

术中左肺结节病理结果良性,术中CT定位时右肺上叶不张因此右肺上叶无法定位。

反思

该病例提示我们,即使FOB显示右侧DLT对位良好,术后仍然有发生肺不张的可能,松阻塞气囊+手法复张+设置呼气末正压(PEEP)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05

◇敲黑板◇

患者因素和手术因素是实施肺隔离技术过程中的重要考量,截止目前,困难气道和小儿气道仍然是实施肺隔离技术的难点。术前,对于麻醉科医师而言,询问病史、CT读片,尤其是阅读气管镜检查结果,了解隆突形态、支气管形态和内径,对于实施肺隔离技术非常重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气管插管前,做好备案。

??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by/13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