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肺里洗出老山参

早期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231539.html
发热、咳嗽原本是儿科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在这普通的症状背后,却有可能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疾病。8岁男孩阳阳,6天前出现发热、咳嗽,Tmax39.5℃,起初咳嗽不算厉害,医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CRP:白细胞13.4×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7%,CRP59.1mg/L;肺炎支原体IgM抗体(+),予阿奇霉素口服2天后无好转,并逐渐出现气促、呼吸稍费力的表现,门诊完善胸片:1.双肺感染,右下肺实变待排;2.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查体:呼吸促,38次/分,三凹征弱阳性,右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入院后我们立即给阳阳安排了肺部CT平扫+增强,结果回报:右肺中间段支气管闭塞,右肺中叶、下叶不张,右侧少量胸腔积液。阳阳出现气促、呼吸费力,影像学提示右肺实变、支气管闭塞,在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抗感染的基础上,我们尽快给阳阳安排了纤维支气管镜。术中见:右主支气管管腔通畅,中间支气管管腔完全被白色粘液痰栓阻塞,负压吸出后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最终变成一颗「老山参」——支气管树形状的粘液栓。结论:1.支气管内膜炎;2.塑形性支气管炎。注:分别为右中间支气管灌洗前、灌洗后术后继续予内科抗感染、雾化、化痰等治疗,1周后复查纤维支气管镜,未再见到气道堵塞的现象,复查胸片见右中下肺复张良好。复查胸片关于塑型性支气管炎塑性形支气管炎又称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其因生成内生性异物,引起局部或广泛性的支气管堵塞,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可迅速引起呼吸窘迫的临床表现。1.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分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按照病因来说分为原发性(约20%)和继发性(约80%).继发性多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尤其是Fontan术后,4%~14%患儿可出现)、各种类型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癌等)、地中海贫血、风湿性关节炎、淀粉样变性等等。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按照病理类型而言,分为炎症细胞浸润型(I型)和非炎症细胞浸润型(II型)。I型管型主要由大量的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构成,多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II型管型主要由黏蛋白和纤维素构成,较少发现炎性细胞(多为单核细胞),主要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病手术有关。2.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目前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主流学说为铸型学说:①呼吸道的炎症介质导致气管支气管内膜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和炎性物质渗出沉积于管腔内,此外腺体分泌亢进导致黏蛋白分泌增多。②对于非炎症细胞浸润型而言,更多是因为肺静脉压力增高,导致支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支气管内的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渗漏,促进管型生成。支气管管型形成之后,在组织腺酶、粘液腺酶的作用下管型逐渐脱水、最终浓缩成呈支气管树状的不溶性粘液栓。机体的排异机制可导致管型剥脱、随着咳嗽排出体外,剥离时可引发上皮下小血管的破裂,最终出现周期性、顽固性的咯血,该现象在成人中更多见。3.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咳出或经支气管镜取出特征性的支气管树状管型而确诊,该异物放入生理盐水中可逐渐散开呈支气管树枝状,外观呈白色、黄色或浅红色,有韧性。临床表现因原发病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以气道梗阻和严重低氧血症为主,此外还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费力、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表现。4.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和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主要目的是抑制管型的产生、解除管型的阻塞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呼吸支持。手术治疗:目前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外科手术包括心房起搏术、Fontan开窗术、胸导管结扎术、Fontan转换术和心脏移植术等。这些手术主要针对于II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目的包括提高心输出量、减少全身静脉压和改善淋巴管的阻塞等。药物治疗:包括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剂、肺血管舒张药、抗凝药等。(1)抗感染药物:比较容易引起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腺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应选择相应的敏感药物。(2)糖皮质激素:对于I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渗出达到抑制管型形成的目的,总疗程可长达1~2月。(3)黏液溶解剂:主要包括乙酰半胱氨酸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前者主要破坏二硫键起到溶解黏液的作用,后者则通过细胞外DNA的水解作用降低分泌物的黏弹性以及提高呼吸道黏膜纤毛的清除率。(4)肺血管舒张药:主要针对II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可通过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出量达到抑制管型生成的目的,药物包括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波生坦等。(5)抗凝药:对于反复发作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效果较佳,可通过气管内给药,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抗凝血酶III和中和活化因子IXa、Xa、Xia发挥抗凝作用,可延缓和阻止纤维蛋白的生成。支气管镜:在已经出现明显气道梗阻及呼吸窘迫时,应尽早取出内生异物、缓解气道梗阻、改善通气,因此纤维支气管镜是目前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该目的的最佳诊疗方式。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将管型取出,是去除管型最快速、最直接的方法。有文献对28名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其中高达42.9%的患儿均行2次及2次以上的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术,说明本病的内生异物分布广泛、单次难以清除且易再次生成,因此患儿在首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若临床症状缓解不理想或好转后再次加重,应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术。对于儿童患者来说,绝大部分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多继发于肺部感染,以I型炎症细胞浸润型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及不同程度的呼吸窘迫的表现。当患儿在肺部感染基础上发现单侧或双侧呼吸音减弱,影像学见大片的肺不张、肺实变时应警惕该病的可能,需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快安排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而普通氧疗无效时还需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参考文献:[1]甘庆,戴路明。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35(21):-。[2]王文磊,李芳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塑性形支气管炎诊治中的价值研究[J]。重庆医学。,45(32):-。编辑:菁媛题图来源:站酷海洛投稿及合作:zhangjingyuan

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by/12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