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性,58岁,70公斤。
就诊时间:年10月。
患者主诉:反复活动后胸部不适4年余。
现病史:患者4年前活动后出现胸前区不适,伴异物感,伴活动耐力下降。4医院查冠脉CTA示“冠脉三支病变伴管腔中重度狭窄,右冠最窄处约75%,建议DSA检查”于阿司匹林、普伐他丁对症治疗,自觉上述症状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
危险因素:高血压。
既往史:2前年患右侧输尿管结石,予冲击波碎石后好转。无糖尿病,心脏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79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5mmHg。神志清,精神软,颈静脉无怒张,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少量干湿性啰音。心音无分裂,心律齐,心率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0.01ng/ml;17U/L;Scr55μmol/L,K+4.3mmol/L;WBC9.12×/L,N68.8%,HGBg/L。
入院心电图:
彩色超声诊断报告:两肺肺纹理规整,两肺各叶见多个散在分布的无肺纹理透光区,右肺中叶外侧段见磨玻璃样结节,余各肺叶内未见实变影,气管、支气管通畅,肺门、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双侧胸膜无增厚,胸膜腔未见积液。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见小片状钙化影,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可见条状高密度影。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冠脉CTA提示“冠脉三支病变伴管腔中重度狭窄,右冠最窄处约75%。入院时血压为/95mmHg。
病症: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Ⅰ级;2、高血压3级(极高危);3、乙肝病毒携带者。
危险评估:冠脉CT提示冠脉病变,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给药情况:1)阿司匹林mg负荷剂量;2)替格瑞洛mg负荷剂量;3)瑞舒伐他汀钙20mgpoqd。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就诊后第2天。
造影前用药:硝酸甘油针μg冠脉内注射2次,阿司匹林mg负荷,替格瑞洛mg负荷,术中肝素针共u(动脉鞘内+静脉注射)。
造影结果(一):左主干近段50%狭窄,远段70%狭窄;左前降支开口75%狭窄,近中段弥漫性病变伴钙化,最重处65%狭窄,远段20%狭窄,对角支开口50%狭窄;左回旋支开口95%狭窄。
造影结果(二):左主干近段50%狭窄,远段70%狭窄;左前降支开口75%狭窄,近中段弥漫性病变伴钙化,最重处65%%狭窄,远段20%狭窄,对角支开口50%狭窄;左回旋支开口95%狭窄。
造影结果(三):右冠近、中段弥漫性病变,近段最重约80%狭窄,中段最重约90%狭窄,远段60%狭窄。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左主干近段50%狭窄,远段70%狭窄;左前降支开口75%狭窄,近中段弥漫性病变伴钙化,最重处65%狭窄,远段20%狭窄,对角支开口50%狭窄;左回旋支开口95%狭窄。转送5FGOODMAN多功能造影导管至右冠口造影示:右冠近、中段弥漫性病变,近段最重约80%狭窄,中段最重约90%狭窄,远段60%狭窄。与患者家属商量后家属拒绝外科搭桥术,决定拟先行右冠PCI术后行左冠PCI。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就诊后第2天。
术中用药:术中肝素针共u(动脉鞘内+静脉注射)。
手术过程(一):行右冠近中段PTCA+Resolute药物支架3枚植入术后。
手术过程(二):行IVUS及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PTCA+PE药物支架4枚植入(Crash)。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给药情况:阿司匹林mgqd;替格瑞洛90mgBid;倍他乐克47.5mgQd;瑞舒伐他汀钙10mgQd;盐酸曲美他嗪20mgTid;培哚普利4mgQd。
出院心电图:
术后随访:一度明显替格瑞洛相关气短(患者诉用药半小时后即明显气短),解释后坚持服用,1周后气短症状消失。随访至今病人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本病例患者为冠脉弥漫性病变,且病变均在关键的近中段区域(左主干近段50%狭窄,远段70%狭窄;左前降支开口75%狭窄,近中段弥漫性病变伴钙化,左回旋支开口95%狭窄。右冠近、中段弥漫性病变,近段最重约80%狭窄,中段最重约90%狭窄,远段60%狭窄)。冠脉病变复杂,需要支架较多,术式较复杂,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更高,同时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高,需要更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根据PLATO研究,倍林达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的复合终点16%,降低心血管死亡21%,同时倍林达应用于复杂冠脉病变患者,绝对心血管获益更明显,也能降低更多死亡风险。
医师介绍尚云鹏,浙江大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医学专业,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曾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导管室及英国RoyalDevonhospital心内科进修学习。擅长冠心病的介入及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