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痧主要体位与主要施治部位

上期给大家讲解了刮痧工具,以及刮痧液的配方,本期给大家讲解刮痧的体位,以及主要施治部位吧。

一、主要体位

被施治者的体位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刮痧拔罐的治疗效果及舒适程度。

1、俯伏坐位

坐后双手俯伏在桌面上,适用于颈、肩、背、腰、骶部的刮痧拔罐治疗。

2、俯卧位

即患者面部朝下,俯卧与床上,适用于颈、肩、背、腰、骶部的刮痧拔罐治疗。

3、坐位

适用于手全息穴区、内关带去、足三里中平带区和神阙穴(只拔罐不刮痧)。

二、施治部位

必用治疗部位——治病、保健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1、腰背部的督脉

2、手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区

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是全息诊疗法的一种,经过多年验证,在临床诊断时采用“第二掌骨侧速诊疗法”诊断快速而准确,能找到相应的病变部位或压痛点;然后在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区采用走罐刮痧拔罐疗法,在压痛点或有痧处多刮一下,然后在拔罐治疗,有很好的治病效果。

第二掌骨侧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第二掌骨侧的心穴分布恰像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影;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心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三等分,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一次是颈肩穴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连线分为六等分,从胃穴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为十二指肠穴、腰腹穴、肾穴、下腹穴、腿穴。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区主治:

⑴头穴区:主治头部或颈部疾病和五官疾病。

⑵颈穴区:主治头部或颈部疾病和五官疾病及咽喉、甲状腺、气管上段、食管上段疾病。

⑶上肢区: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道中段疾病。

⑷肺心穴区:主治肺、心、胸、纵膈、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疾病。

⑸肝穴区:主治肝、胆疾病。

⑹胃穴区:主治胃、脾、胰疾病。

⑺十二指肠穴区:主治十二指肠、结肠、胰腺及糖尿病。

⑻肾穴区:主治肾、大肠、小肠及腰痛疾病。

⑼腰腹穴区:主治腰、脐周、大肠、小肠、及肾病、肾虚诸疾。

⑽下腹穴区:主治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睾丸、阴道、尿道、肛门疾病。

⑾腿穴区:主治腿、膝疾病。

⑿足穴区:主治足踝疾病。

3、手内关带区,根据疾病的不同,可偏向手太阴肺经或手少阴心经

4、足三里中平带区

5、神阙穴、位于脐眼中央,故又名脐中穴。此穴位只拔罐,不可刮痧。

选用治疗部位——治病、保健临床配用,效果更好。

⑴局部治疗部位,如肩周痛治肩部。

⑵经验选穴部位,如委中穴治疗腰痛。

⑶循经治疗部位,如头痛取太冲穴。

⑷对应治疗部位,如左手背痛取右手背治疗,下肢痛取上肢治疗,右侧痛取左侧治疗,腰背痛取腹部治疗。

⑸交叉对应部位,左肩关节痛取右髂关节治疗,右手肘痛取左足膝关节治疗。

今天的刮痧体位,部位你们学会了吗?我们明天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zz/9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