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大一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quot难

点击上方“杏林汇”快速   

虽然胺碘酮、索他洛尔除了转复房颤的作用之外,也有减慢房颤心室率的作用,但因这两种药物的副作用明显,一般不作为控制房颤心室

率的首选药物。

  

在药物难以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患者,尤其是导致心力衰竭和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患者,导管射频消融阻断房室结和(或)希氏束是一种补充方法。它已被证明对药物治疗无效、心室率难以控制的房颤患者的征状和心功能改善是十分有效的。国外有学者报道,对顽固性房颤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后,急性和慢性血流动力学状态均有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发作的机会减少50%,射血分数由27%增加至45%,消融后患者门诊、急诊就诊次数,住院次数,医疗费用均有明显减少。射频消融阻断房室结和(或)希氏束后需要常规植入心脏起搏器,对慢性房颤,可选用VVI或VVIR起搏方式;对阵发性房颤,DDDR具有自动模式转换功能(MS)的可选用。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后头6~8周,起搏心率应设在75/min以上,以预防消融后心动过缓依赖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并发症。

  

对一些顽固性房颤,还可采用外科迷宫术治疗。年,COX报告了心房电迷宫手术,对房颤达到了较理想的根治效果,即达到永久消除房颤,保留房室同步激动,保留心房的传输功能。至年,Cox报道了例房颤和房扑患者的迷宫手术,围手术期病死率2.2%,随访3个月以上,治愈率达93%,复发率7%,术后2例需植入永久起搏器,左房存在传输功能者占86%,右房存在传输功能者占98%。对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同时合并其它必脏病需手术矫台者,外科迷宫手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治疗目的在发作期为转复房颤,在非发作期为预防房颤发作。既往对转复房颤,传统应用奎尼丁,其既有转复房颤作用,又有预防房颤复发作用,但其转复成功率仅为60%左右,维持窦性心律1年者只有50%左右,且可能增加病死率。

胺碘酮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当其它药物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时,胺碘酮可能起效。胺碘酮对房颤转复率能达到80%,1年以上能维持窦性心律者占60%~79%。对合并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均可减少猝死和总病死率。胺碘酮静脉用量每次~mg,口服剂量一般为0.2g每日3次,连用5~7天(特殊情况下可以1.0~1.2g/d),大多数房颤可转复为窦性心律,然后0.2g每日2次,连用5~7天,最后维持剂量为0.2g/d左右,长期使用应注意对脏器的毒副作用。

普罗帕酮对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非常有效,也能够维持窦性心律,预防房颤复发。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特殊情况下分次累加至mg)或口服~mg(顿服),转复房颤率约为70%~80%,口服普罗帕酮mg每日3次或1次,维持窦性心律1年者少于50%。这类药物不能对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低、高度房室阻滞或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使用。

最近发现莫雷西嗪对预防房颤的复发具有较强作用,但无明确的转复作用。阵发性房颤大多数发生在结构正常的心脏,房颤大多是由房早所诱发,莫雷西嗪对房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房早得到控制后,房颤的发作也相应得到控制,其用量为~mg,每日3次。但对一些顽固性阵发性房颤,上述药物单独使用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可以在使用莫雷西嗪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胺碘酮(0.2g每日1次)。

对药物难以控制的阵发性房颤,可以用点状射频消融进行治疗。最近的研究发现,阵发性房颤在多为房早所诱发,这些房早90%以上起源于左房的肺静脉开口或肺静脉内,少数起源于右房终未嵴、冠状窦开口及上抢腔静脉,消融需要穿刺房间隔,在肺静脉内仔细标测。在肺静脉内可以标测到的双电位,第1个电位为低频低幅,来自周围心房组织的激动,第2个电位为高频高幅,也称为峰(spike)电位,来自肺静脉内嵌入的心房组织形成的肌袖的激动。

房早时,房早起源的肺静脉内可见两个电位激动顺序相反,表明最早激动起源于该肺静脉内的肌袖。消融的关键是证实房早与房颤的关系,标测房早发生时最提前的峰电位。目前这类房颤消融即刻成功率在60%~80%,影响消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病例的选择,如房早过少(即使用了诱发房早的方法),则难以标测靶点;如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过长,术中甚至多次电复律后仍不能维持窦性心律,则难以进行标测靶点。消融的主要并发症有心包填塞和肺静脉狭窄,医生操作轻柔、经验丰富,辅以心腔内超声和温控消融导管的作用,可能预防和减少心包填塞放电输出功率,尽量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可能预防和减少肺静脉狭窄发生。

国外报道肺静脉狭窄发生率为7%~10%,局限性肺静脉狭窄可达40%左右。我院射频消融26例房颤病人,消融时输出功率不超过20W,无肺静脉狭窄发生。消融后约60%病人的房颤可以被根治,20%左右病人房颤发作明显减少或持续时间缩短,或服用药物使消融前不能控制的房颤得以控制。

  

有关房颤抗凝治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用华法令治疗房颤病人,每年卒中发生率可从4.5%降为1.4%,危险度降低68%,阿斯匹林对栓塞危险度降低为36%,但由于阿斯匹林治疗出血并发症少,使用方便,仍被广泛使用。华法令使用剂量以使INR保持在2~3为最适宜,阿斯匹林剂量在75~mg/d。

对于高危病人,必须抗凝治疗,其中包括(1)曾有栓塞史,(2)有瓣膜疾病或心力衰竭,(3)左房血栓或烟云样回声,(4)年龄大于75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及左房内径50nm危险因素中任何1项。对于慢性房颤,年龄小于65岁,无上述危险因素,属低危病人,仅用阿斯匹林治疗即可。对房颤复率病人,如房颤持续时间大于48小时,需要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转复前有条件应行食管超声检查心房是否有血栓存在,如有血栓存在,应予抗凝治疗3~6个月,复查超声血栓消除后再行复律。

总之,对顽固性房颤可使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即地高辛加β阻滞剂控制心室率,莫雷西嗪加胺碘酮控制房颤发作,对药物难以控制的房颤,可选用导管消融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zd/9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