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别
多项研究提示哮喘患病率与年龄和性别密切相关。女性一生患哮喘的可能性约高于男性10.5%。18岁以下及青春期男孩哮喘患病率比同龄女孩高54%,但青春期后女性哮喘发病率增高。这可能与男孩气道较狭窄、气道高张力、高水平IgE有关,这些因素增加了男孩对各种损伤所致的气流受限;之后随年龄增长女性哮喘患病率增高可能由于性激素分泌不同以及女性在家务劳动中有更多接触尘螨、动物毛屑等变应原的机会有关。此外,研究发现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哮喘患者较多,且仅见于正常体重和超重的女性,表明性激素和代谢状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气道。哮喘患病率多随年龄的增长呈累积增长,有报道哮喘在儿童及年龄大于54岁以上成人中发病率最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U型曲线分布。2、肥胖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可能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美国20~74岁肥胖症的患病率从年的13.4%增加到年的27.6%,女性肥胖症患病率由年15.8%增加到年的33.2%,哮喘患病率由年~年增加了73.9%。研究发现哮喘发病率与高体重指数(BMI)成正相关,特别是在那些不伴有其它变应性疾病的人群中这种相关性更加显著患者。无论性别,超重或肥胖均增加哮喘的风险,且BMI越高哮喘发生风险越大。肥胖还可以降低哮喘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性和增加急性加重的频率。Farah等研究还发现肥胖是独立于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和肺功能状况的哮喘控制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腹型肥胖也是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即使拥有正常体重的女性,大腰围也与哮喘患病率增加有关;腹部多脂症的老年人其哮喘患病率明显增高。此外,Sherriff等发现幼儿长期看电视可能参与儿童时期哮喘的发生,考虑可能与儿童过长时间的观看电视节目所导致的肥胖有关。Fenger等最新研究发现血清高水平甘油酯或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与喘息症状相关,可能能够作为预测喘息发生的重要标志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也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OSAHS病情加重,哮喘发病风险增高。其可能原因有:OSAHS患者上气道狭窄使迷走神经张力、气道阻力及胸腔内负压增高导致哮喘发作;呼吸暂停可刺激喉、声门处的神经受体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而诱发喘息。合并OSAHS也是哮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Kim发现合并OSAHS的成人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低。Teodorescu等研究发现OSAHS不仅能加重哮喘患者的夜间病情,还可增加患者日间的持续喘息症状,而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减轻哮喘的症状。3、种族
种族差异是否与哮喘患病率相关目前尚存争议。儿童哮喘及过敏症的研究显示,不同人群中儿童症状性哮喘的患病率差异较大,约0%-30%不等,中国13~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约5.0%,远低于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美国研究显示黑人、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土著人的哮喘发病率高于白人;黑人孕妇哮喘和湿疹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白人孕妇。Weqienka等研究发现美国黑人儿童的粉尘螨、豚草、蟑螂和猫等血清特异性IgE水平远高于白人儿童,而血清特异性IgE呈两项或三项以上阳性的儿童在过去1年中出现喘息的机率是血清特异性IgE阴性儿童的4倍,种族所致的儿童时期过敏症患病率的差异可能直接影响后期成人哮喘患病率的不同。然而美国-年美国疾病防控制中心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数据却显示不同种族哮喘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年美国BRFSS数据显示白种人与黑种人哮喘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余4个种族哮喘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最近Oraka等对国民健康调查的研究发现种族或民族因素不但能够影响哮喘患病率,而且可能还会影响哮喘的控制水平。
4、出生状况
母亲分娩异常如胎位不正、胎先露、以及母亲年龄过小、早产、晚产、低出生体重、高出生体重等都是哮喘患病的高危因素。此外剖宫产的婴儿与自然娩出的婴儿相比没有暴露于母亲的细菌环境,这一过程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形成。研究发现20岁以下母亲与30岁以上母亲相比,前者所生的儿童患哮喘的风险是后者的3.5倍。一项来自瑞典的大规模出生队列研究显示:早产儿(孕龄23-27周)成人后发生哮喘的风险是正常足月儿的2.4倍,而晚产对哮喘的发生无关。但亦有研究发现晚产尤其是胎儿生长迟缓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Steffensen等发现出生体重低于2.5kg的婴儿其日后发生哮喘的机率是正常体重儿的1.5倍,发生特应性鼻炎的机率是正常体重儿的3.0倍。出生状况所致的哮喘患病率增高考虑可能与胎儿-母体循环包括脐带与胎盘发育有关。目前国内尚缺乏生产方式与哮喘相关性的流行病学报道,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