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流传甚广,人们在那些情况时下意识就会想到的偏方其实是骗人的,而且反而还会对人造成伤害你知道吗?下面的偏方中肯定有那么几个你曾经做过,至今还深信不疑的。快来看看下面的科普辟谣吧!
1.高烧酒精降温十六岁以下不要用高烧物理降温虽好,但其中的酒精擦身并非适合所有人,仅建议16岁以上成人使用。
危害用酒确实可以物理降温,但是小孩皮肤娇嫩,很容易会引起过敏性皮炎或过敏性休克。尤其是工业酒精,浓度其高。一部分酒精挥发时能迅速带走热量,另一部分则容易通过皮肤进入孩子的血液,孩子就像“喝醉”了。当大量酒精进入血液,就会造成脑及脑膜充血水肿,严重的会致使孩子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
正确做法孩子用温水擦浴:孩子发烧38℃以下的低热可用温水擦浴,擦洗孩子的四肢、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利于降温。也可采用额头贴敷退热贴或凉毛巾等降温,多饮温开水,高热不退时不可“捂汗”。
2.感冒熏醋加重病情感冒由病毒和细菌引起,醋中的醋酸无法杀病毒,但可以杀菌,不过前提是浓度足够高,食醋中醋酸浓度最高的白醋也没有达到杀菌的浓度线;而醋酸也无法杀死病毒。
危害刺激呼吸道:熏醋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的作用,导致呼吸道上皮分泌增多,尤其是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阴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有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正确做法注意室内通风,注意防寒保暖,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防感冒。用艾呼吸洗鼻,清除鼻腔内的致病菌,给人体提供一个良好的自我修复环境,植物系精华液有效成分还有抑菌抗菌的作用,也可以帮助促进感冒的痊愈,缩短病程。
3.烫伤涂牙膏、酱油感染伤口你一定听说过,烫伤涂牙膏、酱油、菜油、风油精等,但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危害①造成感染:涂抹酱油、醋、牙膏等措施,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并加重烧伤深度。
②不利处理伤口:涂些药粉类似偏方的,尤其是带颜色的,涂了之后不仅有感染的风险,而且还不利于医生观察患处,日后清理伤口也比较困难。
正确做法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
“冲”:用流动水冲洗。
“脱”:在水中小心剪开脱去衣服,否则,衣服上的热度得不到散发而继续作用于创面,会使创面加深;也不要着急撕开衣物,容易损伤皮肤。
“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
“盖”: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处。
“送”:医院。
4.崴脚扭伤热敷或涂红花油越弄越肿崴脚扭伤后,很多人选择使用红花油或者热敷来处理伤处,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危害如果受伤后立即用活血化瘀的红花油涂抹按摩,或者热敷洗烫,会加速出血和渗液,形成更大的血肿。
正确做法扭伤后应该及时冰敷,让身体局部温度降低。当扭伤过了急性损伤期(24-48小时)后,可采取热敷或者涂抹红花油来减轻疼痛,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受伤部位的代谢速度。
5.昏迷掐人中耽误抢救很多影视剧中,一个昏厥就掐人中,立马就能慢慢苏醒,这是真的吗?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