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我国第3位死亡原因。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的患者常被忽视。
您可以自查5个小问题:
①年龄大于40岁了吗?
②长期抽烟吗,尤其吸烟量大于15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X吸烟年数)?
③没有感冒时经常咳嗽吗?
④经常有痰吗?
⑤与同龄人相比,活动后是否更容易气短?
如果上述5个问题中有三个“是”,那么您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有慢阻肺了,医院做用力吹气的肺功能等检查来确定。
如果您已经确诊慢阻肺了,除了遵医嘱规律用药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是避免危险因素暴露,也就是戒烟,避免或减少有害的粉尘、烟雾或气体吸入;
其次是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疫苗;
还有就是呼吸康复训练,对于重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家庭氧疗。
接下来,小编为您科普一下呼吸康复训练和氧疗~
一、呼吸康复训练
呼吸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训练(包括快走、慢跑、游泳、打球等)、力量训练(可以采取使用哑铃、弹力带等器械来训练,也可以采取如下蹲、俯卧撑等抗自身重力方式来训练)、平衡柔韧性训练(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呼吸肌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肌耐力训练)。
1、对于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或平衡柔韧性训练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如果您有不稳定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未经控制的高血压等,或存在影响运动的神经肌肉疾病、关节病变、周围血管疾病等,或严重的认知功能或精神障碍等,则不建议进行或者咨询专业医生。
②不宜饭后立即运动。
③规律的运动训练是呼吸康复的核心。关于运动频率,对于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是每周3次,平衡柔韧性训练是每周大部分日子,每次运动时间是15-2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运动过程中要把握全关节范围无痛原则,以轻度至中度气短为宜,如果是有氧训练,靶心率在90-95次/分。
④运动前可以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保障运动时呼吸更顺畅。
⑤运动前应做5-10分钟热身运动,运动结束后应做10分钟伸展运动,运动中必要时可以吸氧。
2、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是最常用的呼吸训练方法?
1.缩唇呼吸
①用鼻子吸气,吸满后屏气停留数秒;
②口唇缩成“吹口哨”样,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慢慢将肺内气体吹出;
③呼气约4-6秒,吸气约2-3秒,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达1:2,可逐渐增加到1:3或1:4。还可以用一张面巾纸协助训练,即将面巾纸放在距离嘴唇15-30厘米处,慢慢将面巾纸吹起,使其一直处于飘起状态。
2.腹式呼吸
①站立位放松状态,体弱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②用鼻吸气,经口呼气;
③一手放于腹前,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挺腹,感受吸进去的气体逐渐向肺底部扩充,呼气时收腹,胸廓保持最小活动状态;
④每天5-10次,每次10-20分钟。
3.其它呼吸训练方法
①吹橡胶气球:直径为20厘米,每天40次,持续8周。
②阻力训练器:可以在网上购买一个阻力训练器,在呼吸时增加一个阻力或负荷,初始负荷为最大负荷的10%,每天2次,每次10分钟,持续4周。
二、氧疗
1、吸氧有坏处吗?
吸氧不是全无坏处的。除了我们的肺脏,氧对我们身体其它部位的血管是一个血管收缩剂,那也就是不利于血液输送了。另外,在很多情况下,吸氧不利于心脏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氧疗,不要没事就吸吸氧来“保健”身体。
2、哪些慢阻肺患者需要氧疗?
需要长期家庭氧疗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是有具体的专业标准的,医生可能会抽个血常规、查个动脉血气、心脏超声等检查来评估。
如果您在静息状态未吸氧情况下指氧饱和度小于88%,则您很可能需要进行长期家庭氧疗了。
如果您的气短症状比较重,建议您可购买一个简易设备“脉氧仪”来监测您的指脉氧饱和度以及心率。
3、慢阻肺患者氧疗需要注意什么?
①对于医生建议进行家庭氧疗的患者,每日吸氧时间需大于15小时,时间越长越好。有研究表明,对于需要长期家庭氧疗患者,每日吸氧时间小于12小时相比于未吸氧者并没有改善生存率。
②吸氧目标:指氧饱和度在90%-92%。在静息状态下,通过吸氧来使指氧饱和度大于92%已无益处。因为您此时的病情,更高的血氧分压可能对您不利了。在运动训练时可以上调氧流量。
③每月或三个月到呼吸门诊随访一次,评估是否需继续家庭氧疗。
肺系生命
顺畅呼吸
来源: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