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来了,冬日还会远吗?取暖、燃煤燃油、尾气等排放的日增,“霾”又成了妈妈们心头的痛……特别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他们的免疫机制发育还不太完善,肺脏更是非常的“娇嫩”,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比如咳嗽、感冒、肺炎等。
张峰
擅长领域:儿童保健,小儿生长发育与营养,计划免疫,
婴幼儿喂养等。
专家介绍首都医科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特级专家。曾任首都医科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历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秘书长、北京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理事等职。国内首家儿科医生集团——京儿医生集团理事。大约一年半以前,我们从柴静的《穹顶之下》了解到雾霾这个事物,以及它对身体到底会造成什么不可逆的伤害。加上后续媒体的不断深挖,我们非常震惊也满腔的无奈,我们的孩子将会长久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但震惊和无奈之后,我们对于无处不在的空气又实在感到束手无策,大部分的人也无处可逃,而这个新生事物的破坏力需要累积才会呈现,我们慢慢接受了这个无解命题的存在。
雾霾的危害先带各位来复习一下雾霾是什么?PM2.5是识别霾的一个指标,它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小于头发1/20,肉眼看不见。它个头小,身体轻盈,可以灵活避开鼻毛的阻碍,进入呼吸道,袭击肺泡,甚至潜伏进血液里。
婴幼儿没有鼻毛,肺泡的数量仅为成人的5%-8%,同时,宝宝的肺泡小、气管短、气管和支气管腔相对狭窄,呼吸频率较快,受污染的伤害比成人大,会比成人多吸入30%的污染气体!
雾霾哪里来的呢?主要来自:60%来自燃煤和燃油、剩余的来自生物质燃烧、工业、养殖、化肥、扬尘等。各种颗粒会在大气中叠加发生化学反应,有了更强的破坏力。
可是,宝宝能戴住导致呼吸不畅的口罩吗?除了这个,我们还能怎么应对呢?
雾霾来了,我们可以怎么应对呢??对抗雾霾的王道——增强抵抗力
两家朋友去公园,两个妈妈、爸爸和孩子,空气污染指数从早上50+到下午加重到,第二天,妈妈没事,宝宝没事。一个爸爸扁桃体发炎化脓、发烧,去输液,另一个爸爸发烧、咳嗽,吃抗生素。
倒着推回去,为什么爸爸先中招?是因为两个爸爸一个刚大病初愈,一个长期爱熬夜、不爱运动。
这说明,雾霾也是捡软柿子捏。而我们所说的“食物防霾”并不是真的有食物可以治疗雾霾对身体的伤害,而是强调营养均衡对增强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作用。
?用不用戴口罩?戴哪种口罩?
雾霾天出门肯定要戴口罩,在此提几条建议:
大人建议选用专业类口罩,它有呼吸阀,密闭性好,防霾效果好,呼出的气体可以顺利排出,但不建议戴着口罩运动,最好每隔半小时摘下来一次,换气一次,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40小时,不能重复使用,不戴时及时风干。
孕妈妈和宝宝慎用专业类口罩,会因密闭性好而憋气头晕,建议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多层棉质口罩,但是这两种基本不防霾,只能挡较大颗粒的烟尘,所以雾霾天还是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外出
对于孩子来说,奔跑在外面的世界才符合他们的天性,而在一年中近两百天的雾霾日子里,出门的话,选什么时间?
有文章称午后最低,早晚高峰时污染指数高,其实并不绝对科学,因为如果在早晚高峰时恰好有风或者下雨,就会有所改善。所以,恒定的判断空气质量的标准只有一条:看数据!
雾霾天可以带孩子去哪里?无疑只有室内,更佳的选择是去有新风机的商场。而新风机或空气净化器也基本是很多家庭和幼儿园的标配。
妈妈们又想说出行的路上怎么办?严重时乘地铁,轻时坐公交,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有相对更好的选择。
?回到家的清洗
减少雾霾伤害的直接措施就是每次回到家中,尤其是空气质量差的时候,身体裸露的地方,尤其是头发,特别容易沾染颗粒,所以,要彻底清洗(包括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换居家衣服。
?不要让“霾”侵夺你生活中所有的快乐
能做到的防护和优化措施,尽量去做:比如家中可以多养植物(绿萝)净化空气、增加含氧量;装空气净化器;加强门窗的密封性等。
雾霾天不建议开窗。但因此把家变成了战时的“防空洞”而紧张兮兮也不可取。年龄小的孩子看到大人的紧张、焦虑,会很自然地产生这些负面情绪,长此以往,精神气和性格也会被影响,那是我们不忍心看到的结果。只有谨慎和痛苦,没有轻松愉悦的生活,也就失去它的本意。
?无奈之举:逃离!
在雾霾严重的城市和季节,改变不了大环境,微环境的改善还是太局限的话,下策就是:逃离……带孩子回空气好一点的老家、去洁净的地方度假……去年北京雾霾严重的“灰色12月”,当妈妈的巴不得带上宝宝飞出这个笼罩地球的穹顶!
杀人的几种方式孩子是礼物,被派来启发出更好的世界为了TA,我们愿意倾其所有
更不论那些生活中力所能及的行动了!
我们认识雾霾,关键是想还孩子一片蓝天。我们等雨来清洗天空,我们等风来吹散雾霾,都抵不过从减少排放、低碳环保开始着手。霾从哪里来,只有我们的改变可以让它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