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呼吸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儿童呼吸科专业科室之一,是我国儿科呼吸领域的临床、科研及疑难病诊治中心和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曾经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单位之一,多次为国内《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年版和年版)等系列指南的主要制定单位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较早的硕士授予点之一。呼吸科在陆权教授等带领下,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光辉发展历程。
普陀院区呼吸科是在国家“双创”和上海市“科创”思想指导下新组建的科室,其发展目标是现代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目前,科室常务副主任舒林华教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国家卫计委儿科支气管镜专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支气管镜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协作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儿童呼吸介入学组常委,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
普陀院区呼吸科现有医护人员30人,医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住院医师6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硕士导师1人;护士18人,其中主管护士师3人,本科学历5人。
呼吸科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呼吸专科门诊(包括肺功能室、特异性免疫治疗室、中心雾化室、抢救室和宣教室等组成)、呼吸专科病房和支气管镜诊疗中心组成。呼吸专科年门诊量约2.7万至3万人次。病房现有床位36张,年收治病人约人次。收治病人病种覆盖了:(1)重症肺炎支原体、细菌病毒、真菌性肺炎和坏死性肺炎;(2)各种胸腔积液、脓胸、脓气胸、肺大疱等;(3)儿童哮喘危重度发作合并呼吸衰竭;(4)慢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5)支气管内膜结核,结核性胸膜炎;(6)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先天性肺囊肿,肺隔离症、膈疝、膈膨升等;(7)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8)高IgE综合征等。在小儿支气管镜介入技术领域,我科拥有国际最先进的Olympus电子支气管镜系统,最先进的美国激光治疗仪和德国氩气刀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率先开展了支气管狭窄球囊扩张、气管及气管内支架植入术、支气管内肉芽和乳头状瘤等切除术、支气管异物取出等95%以上的支气管镜四级手术。
在科研领域,“呼吸人”在国家“创新、创业”的形式鼓舞下,在上海“科创”城市的带动下,团结、敬业、拼搏、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先后与上海市八大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医学创新。目前,是唯一的上海市(呼吸科)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主持上海市卫计委和上海市科委课题各一项,参与主持上海市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各一项,累计科研经费一百六十余万元。“呼吸人”在建科两年半的时间里,连续三次在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发言,撰写文章约8篇,其中SCI文章3篇,申请国家专利一项,彰显出“呼吸人”的勃勃生机。目前,呼吸科正乘国家创新发展的东风,围绕儿科呼吸“基础、重点、前沿、制高点”等核心技术和需求,将多学科与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医疗等广泛深度融合,由战略构想向战略实施大踏步、高强度迈进。
秉承光荣传统,教书育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呼吸人”在完成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进修医生(包括日本进修医生)的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此,科室先后多次派医生和护士数人外出参观学习,深入交流,广泛学习,合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培养和吸纳“创新”人才。
为促进学术交流,推广普及专业知识,担当起学科发展的重任,呼吸科多次召开学术会议和高端研讨会,邀请多位国内著名儿科专家讲学,传播思想,启迪智慧,传授知识,提高科室学术思想和科研意识,促进科室发展。
呼吸科是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应运而生的科室。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医学家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毛泽东的机长亲自莅临科室做革命传统教育,勉励呼吸人以国家民族和儿童健康事业为己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国家卫计委的相关领导也多次亲临呼吸科听取汇报,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工作指明方向。许多老一代医学家多次来科室座谈,倾听汇报。最难忘的是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的陈育智教授,不仅亲自传授知识,而且把爱人(国内著名病理学家)也请到我们科室,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了我科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