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外面什么颜色的雾霾,都要保护好呼吸系

今天,南京又厚德载“雾”了!据南京市气象台年1月4日11时51分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目前全市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米的霾,预计未来12小时内仍将持续,请注意防范。

今天,还有调皮的读者给仁医君留言,说南京的天空出现了玫红色的雾霾了!!!对此奇观,不少网友戏谑“雾霾出新款了!”

还有网友评论到“玫红色的雾霾还是头回吸上。”

本君也感到很意外,想不到雾霾也趁玩起了浪漫!但是!!不管是什么颜色的霾,此时呼吸系统疾病倒是进入了高发期,呼吸功能紊乱与失调,支气管哮喘、感冒、肺炎、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如何保持我们的呼吸系统健康,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对我们健康的损害?特别邀请呼吸系统疾病专家,我院院长、党委书记王虹教授细说究竟!专家介绍

王虹,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省科协常委、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抗衰老学会理事长,省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支气管哮喘,发起来要人命

案例:张阿姨今年50岁了,以前就有“气喘”的老毛病。最近晒衣服被子时用劲拍打,张阿姨开始不停地打喷嚏,很快就觉得喉头发紧,胸口发闷,气也接不上来了。医院后诊断出患有“支气管哮喘”。

王虹院长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刺激使支气管的平滑肌痉挛、炎性细胞浸润、气道粘膜水肿及分泌物增加,造成气道管腔狭窄,致使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哮喘。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呈发作性,伴有哮鸣音和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但是,不论发作期或缓解期,如未及时治疗,气管炎症始终存在,这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发作,可并发肺气肿,甚至发展成肺心病。”

据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万名哮喘病患者,80%以上的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病情,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不足5%。支气管哮喘大发作可致死。

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症状:一般来说支气管哮喘有四大症状:(1)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干咳或带有白色痰液的咳嗽,经常发生在晚上或者接触过敏原、运动后。(2)气喘或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哮喘的主要症状,即使在安静状态下,患者也会感到气不够用,一口气接一口气地呼吸,不间断地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3)哮鸣音。患者在呼吸时出现高调呼吸音(像小鸡叫的声音)。(4)胸廓紧缩感。感觉到胸部好似包扎了过紧的绷带,或者接受过度的拥抱一样。此外,肺功能检查能协助明确诊断。治疗:功在平时,贵在坚持,勿贪小失大王虹院长说,治疗哮喘的药物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不少患者错误地认为,只有到出现症状时才需要用药,有症状时多用些,没症状时就可减少或停用。很多病人因怕操作麻烦,未按时吸药;还有的患者怕激素的副作用不按医嘱坚持用药;这些不规范的用药均是影响治疗疗效的原因。另外,目前民间有不少所谓“祖传”或“根治哮喘”的秘方和验方,其中大多数加入了剂量不明的口服激素,尽管可有暂时的“疗效”,但往往贻误病情、引起激素依赖和严重的不良反应。预防:远离过敏原做好个人防护

秋季昼夜温差大,后半夜气温比较低,很容易受凉感冒从而诱发哮喘。因此注意防寒保暖是秋冬季节的首要注意事项。其次,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过敏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是接触过敏物质,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鸡蛋、鱼、虾、螃蟹、油漆等,每位患者有不同的过敏原,有的是一两种,有的可能多达几十种;另一方面和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如情绪不好、过度劳累、怀孕、月经前期等,甚至看到曾经引起哮喘的物质,都可能引起精神刺激,反射性地发生哮喘。

患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观察,或相应的医学检查(过敏原皮试、特异性IgE测定)可以明确自己的过敏原,从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避免参加大扫除、佩戴口罩、远离各种花粉、尽量少吃一些明确的过敏原食物等,有效预防哮喘发作。

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许多支气管哮喘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等太阳出来后,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等。

慢阻肺,秋冬季“隐形杀手”案例:陈大爷是一个有着30多年烟龄的“老烟枪”。每到冬季或气候突变的时候,他都会咳上两三个月,这两年病情愈发加重,爬两、三层楼就感到气喘吁吁。医院拍了胸片,做了肺功能,医生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老陈心里一直纳闷,抽了这么多年的烟都没事,怎么突然就得了这个病。哪些人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王虹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阻肺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

诱发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有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粉尘和遗传因素。秋冬季节是慢阻肺的高发季节,秋冬季空气中的烟尘、汽车尾气增多,寒冷的空气刺激呼吸道,很可能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目前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该病患病率为8.2%,初步统计约有超过万慢阻肺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份的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病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如何辨识慢阻肺?王虹说,慢阻肺的常见症状主要有:(1)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气短、气喘和呼吸费力等;(2)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天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3)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4)喘息和胸闷:这不是慢阻肺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有明显的喘息,听诊有广泛的吸气相或呼气相哮鸣音;(5)其他症状:在慢阻肺的临床过程中,特别是程度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可导致咳嗽性晕厥,合并感染时可咯血痰。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此外,胸部X线及CT检查也有利于病情的评判。空气污染可诱发慢阻肺慢阻肺的病程可分为:(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超过日常变异范围的持续恶化,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常有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2)稳定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王虹介绍,许多患者每年可发生多次慢阻肺急性加重,秋冬季尤其高发。由于秋冬季空气中的烟尘、汽车尾气增多,加上寒冷的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可能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进入急性加重期。每一次的急性加重都可能会导致症状及肺功能明显恶化,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较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风险。

另外,即使是没有患过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人群,如果空气中的污染物长期刺激呼吸道,也可能会诱发气管或肺部组织发生病变,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特别要提醒的是,慢阻肺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日前没有特效药。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反复感染出现,疾病呈进行性加重的过程。”王虹说,“因此,慢阻肺治疗的重点除了在‘急性加重期’需要进行抗感染、激素等治疗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稳定期’时就能够未雨绸缪,坚持长期使用基础维持治疗药物来预防急性加重。稳定期患者应积极戒烟,从事康复锻炼(如呼吸操),有条件者可行长期家庭氧疗。”

慢阻肺很容易误诊虽然患者如此之多,但慢阻肺是一种容易误诊、漏诊的疾病。“慢阻肺”最大特点就是早期完全没有症状,或者早期症状轻微,主要是咳嗽、咳痰,易被忽略,很多病人在刚开始发病时都按照“慢性支气管炎”来治疗,直到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走路上医院,其实这时来就诊的一般都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有的甚至出现了呼吸衰竭。

王虹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密切   

1、如何判断大气污染情况?

任何时候出门前,请看一下空气能见度,如果雾霾导致空气能见度低于5公里,那可能已经会威胁到你的健康。

小窍门:不知道5公里有多远?打开地图工具,找一个离你家5公里左右的高楼,每天就以它为参照吧,要是有一天看不见,就需要注意了。

2、空气净化器能有效清除PM2.5吗?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空气净化器种类繁多,其中家用型清除PM2.5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的HEPA滤网,这种滤网能够滤过空气中直径在0.1-0.3微米的颗粒物,确实能有效降低室内PM2.5浓度。但滤网是有使用寿命的,定期更换滤网才能保证净化器的有效运转。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有效滤过的目的,可能还会产生二次污染(滤网)。

3、室内植物能有效清除PM2.5吗?

PM2.5肉眼难以看到,而且沉降时间缓慢,植物并没有消减PM2.5的功效,只能靠其表面吸附PM2.5,几乎是不起太大作用的。

4、雾霾天是否不能开窗换气?

雾霾天还是需要开窗通气的。据测定,在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里,如果门窗紧闭,有3个人在室内看书,3个小时后,房间内二氧化碳增加3倍,细菌增加2倍,灰尘增加9倍,还发现其他物质20余种。故而因惧怕PM2.5而不开窗通气也是错误的。大家可选择在晚上8点-10点,PM2.5浓度较低的时段开窗换气。

5、什么样的口罩能够阻挡PM2.5?

普通纱布口罩:对PM5以下没阻挡。医用普通口罩:对PM4挺管用。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可以阻挡直径大于4微米的颗粒。但是对细小的颗粒物阻挡效果有限。N95口罩:检测中大多数PM2.5颗粒都可以被挡住。但N95口罩呼吸阻力较大,因此有呼吸系统疾患老年人群要慎重使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摘下口罩。

6、雾霾天应该怎样运动?首先不建议大家在雾霾天进行室外的长时间剧烈运动。因为锻炼时需要大量换气,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PM2.5能附载大量有害气体、重金属等物质,可直接进入肺部,对肺泡和血管内皮造成缓慢持续的损伤,增加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几率。可以选择一些室内的体育活动,如打羽毛球、跳绳或者做做家务。另外喜欢去健身房的朋友需要注意选择通风条件好、空间宽敞、消毒好的健身房。责任编辑/周宁人采编/侯雨萌供稿/沈峥嵘、金宇、吴倪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喜欢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yf/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