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奇重伤,很多医生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

核心提示

在国内也罕见的重伤,是怎样发生的;在国内也罕见的手术,是怎样进行的?

文‖医药卫生报记者文晓欢通讯员张浩

智障小伙儿遭遇离奇重伤

24岁的患者小许(化名),3岁时因一场脑炎,智力受到了永久损害。

“连1、2、3、4都不认识,名字也不会写。”小许的爸爸老许说,孩子脑子不好使,表达受限,十几天前突然晕倒,但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咋回事。

医院后,一系列的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小许身体右侧多发肋骨骨折,体内有大量的纵隔气肿,颈部皮肤皮下气肿;左主支气管裂伤,右主支气管断裂。气管组织的影像显示让人不忍直视。

小许气管断裂处

于是,医院胸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为了缓解他的症状,值班医生在他的胸内放置了胸腔闭式引流管,但并没有明显缓解。

而且,小许的氧饱和度一直在76%上下(正常数值应维持在95%以上),情况很棘手。其责任护士吸痰时,又发现了血性痰,气管镜检查发现下段气管2厘米大小的纵形裂伤,并见软骨环多根断裂。

“这属于非常严重的气管损伤,右肺上页巨大裂伤,需要立即进行急诊手术!”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杨玉伦看到检查结果后果断决定。

手术过程险象环生

尽管身经百战且有心理准备,但打开胸腔的一瞬间,手术台前所有的人都懵了!

“气管隆凸部位(连接主气管与左右主支气的‘三叉路口’)损伤严重,已经完全碎裂。”杨玉伦目睹着如此“惨烈”的气管损伤,大吃一惊。

懵劲儿尚未完全退却,第二处极具挑战的情况却又出现了。

小许的氧饱和度一度下降到零,脉搏则下降到每分钟二三十次,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两三分钟,人就不行了,这台手术也将宣告失败!

几乎是凭着惯性,如两军交战般激烈的抢救开始了。

危急时刻,胸外科医生与麻醉师的默契配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手术切口,把预先准备好的3支气管插管分别插入小许的主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中。

孰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小许的胸腔内部出血严重,已经灌入到左右主支气管中。

吸血、抽血,吸血、抽血,吸血、抽血……两项操作交替、反复进行,枯燥、紧迫,挑战着操作者的耐心和毅力。慢慢地,小许的氧饱和度维持到了基本正常的状态。过山车般的惊险过去了,术者早已大汗淋淋。

争分夺秒间,主刀者先行右肺上叶袖状切除,将右中间段主支气管吻合到主气管上,随后对左主支气管裂伤进行缝合修补。最后,对碎裂的隆凸部位进行修剪成型,把“三岔路口”重新建立起来。

历时5个多小时,手术宣告成功!

面对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以及气管缝合处断裂等风险,胸外科与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通力配合,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制定了周密的护理方案。经过7天的努力,小许的各项检查指标显示正常,转入到胸外科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医者骄傲并感叹

“这样的手术案例在国内罕见!这个手术是目前气管损伤病例中最麻烦,也是难度最高的。一般的气管支气管裂伤都可以进行单纯修补,而隆凸部位的裂伤牵扯到气管的吻合再造,很多医生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杨玉伦感叹道。

言语间,既有身为医者,从鬼门关把小许的命抢回来的骄傲,也有职业生涯中着实“开了眼界”的自豪。原来,医生,真的这么容易满足。

而且,生命平等的原则在这个手术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各种利益,只有对生命的尊重。

小许是个智障人士,老许也只是位67岁的环卫工,而且,做手术前,老许身上就带了多块钱。

术后指导

孩子,爸爸来看你!

但是,这些统统不重要。小许住院期间,杨玉伦只要吃饭,医院两头跑的老许留顿饭,并交待护士长“等老许来了,热热给他吃。”

编辑‖胡晓军

END

医务工作者的家园

你我的健康加油站

医药卫生报新闻中心出品

成长密码酸甜苦辣

广阔视窗交流平台

ID:乐天族(letianzu)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yf/9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