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中心通过各专科组的优化整合,形成了以心血管专科门诊、心血管病区、心脏外科手术室、心导管介入治疗、心脏重症监护室(CICU)、心脏彩超室等多专业一体化的诊疗体系,实现了心脏病患者诊疗的“绿色快速通道”。目前病房的开放住院床位为52张,CICU开放床位为20张,专属的层流净化心脏手术间有2~3间。配备了如高频震荡呼吸机、三维超声心动图系统、经食道心脏超声、2.8mm纤维支气管镜、体外膜肺支持(ECMO)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为新生儿、低体重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心脏中心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重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展迅速,并在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危重状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和微创治疗、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专科特色。从年1月至今,已完成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余例,目前每年完成心脏直视手术达例以上,医院系统前三位,其中低龄、低体重、复杂危重患儿比例在国内同行单位中居于领先水平:法鲁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功能性单心室、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离断等少见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达60%;术前处于危重状态需要急诊或亚急诊手术的达16.6%;手术体重10kg的患儿比例高达79.6%。所实施的手术方案已涵盖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所有外科手术技术,包括一期单源化肺动脉闭锁矫治、改良Fontan术、REV术、大动脉调转术、双调转术(Senning+ASO术)、Konno+Rasdan术、Nikadoh术、主动脉弓离断矫治同期心内畸形矫治等高难度手术;对新生儿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大动脉转位等危重患儿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均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成功开展了小儿体外膜肺支持、婴幼儿气管狭窄成形等高难度项目。
心脏中心积极开展外科微创封堵技术和内科介入封堵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在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等)保持零手术死亡率的前提下,总体手术死亡率持续低于1.5%,取得优异的治疗效果。年共完成心脏直视手术例,其中6个月以下患儿所占比例为近70%;总体死亡率为1.2%,其中新生儿手术死亡率为3%,病人构成及手术难度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学科带头人陈欣欣主任是国内著名的小儿心外科专家,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工作20余年,主刀各类心脏手术已超过例,多次荣获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致力于新生儿、小婴儿各种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工作,特别是对肺动脉闭锁(III,IV型)的手术治疗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并在国内率先开展改良单片法矫治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多次在全国大会上主持并专题发言。心脏中心建立了完整的人才梯队,目前已培养4名硕士研究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级科研课题3项、广州市及科研课题4项,并与中山大学干细胞中心协作开展心肌干细胞相关研究和应用,是小儿心胸外科临床药物实验基地(GCP),已有5篇论文在SCI杂志发表。年5月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小儿心胸外科学术交流会,每年定期举办和承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并协助50余家医院及众多基层单位开展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工作,为推动广东省内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心脏中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与蓝海豚公益志愿服务队、NGO等社会公益团体密切合作,常年在贫困地区、福利院等举办义诊活动。先后与8个慈善基金会建立了长期而稳固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为余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成手术治疗,受到了政府及社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