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人群中的十四分之一,世界慢阻肺日慢阻

郑华国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969.html

(记者:陈邦华通讯员:王敏张全录)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最新的《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报告》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约1亿人,占总人口的1/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在我国位列死因排序的第三位和疾病负担第三位。为此,医院对易患人群推出肺功能初筛服务,提前预约,有机会获免费公益名额。

慢阻肺是指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简单而言就是,这类患者呼吸道粘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支气管气道长期狭窄,一次性快速(一秒内)完全吸气后,却不能一次性迅速(一秒内)达标呼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最终威胁生命。

医院呼吸四病区主任郭光云说:慢阻肺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甚至CT都不能发现有特殊改变,于是许多人长期将其误以为是慢性咳嗽、活动后气促,或将其归结于是吸烟、体力、体质下降所致。因为起病慢,犹如“温水煮青蛙”,让人习以为常,一般情况下,从起病到影响生活,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一般需要五年以上。这样强的隐蔽性,让它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不会呼吸的痛”,所以群众知晓率低,仅为2.6%,导最终致死率高。在世卫组织发布的当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慢阻肺位列缺血性心脏病、中风之后,居第三位。在我国,平均每十四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患者。其中,四十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3.7%。而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却仅有12%,也就是说,88%的患者并没有或不知道去检测自己的肺功能,从而错过了早期发现慢阻肺的机会,这就造成不少患者全然不知自己其实便是这十四分之一。

据悉,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呼吸就是生命,尽早行动!”从中,不难发现,提高群众对慢阻肺的认识,提早发现预防慢阻肺的迫切性。

为寻找人群中的“十四分之一”,帮助市民及早预防、发现、诊断、治疗慢阻肺,在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来临之际,医院面向市民推出肺功能检测免费公益活动,如果您有慢阻肺家族遗传史,或烟龄超10年,或在粉尘环境长期工作,且没有明确诊断为慢阻肺,那么即日起,您可以在11月8日-9日的8:00-12:00;14:00-17:30,拨打-获取免费的肺功能检测名额(名额有限)。

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靠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测的指标有多项,其中最重要的是FEV1/FVC值。患者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小于70%,在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后,结合患者的危险因素暴露史及相关症状,就可以确诊为慢阻肺。这一指标的百分比越低,慢阻肺病情越重。检测中,如果患者与医生配合默契,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几分钟。

图片说明:一名市民正在医院接受肺功能检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hl/1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