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大部分人都在呼吸着“毒气”。一时间,网络上流行了“千面埋伏”“自强不吸”“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等一些热词。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引起肺炎、哮喘等呼吸疾病的发作,对人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
受冬季雾霾天气的影响,医院呼吸疾病就诊人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表示,冬雾有“冬季杀手”之称,加上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空气中的灰尘、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附着于这些水滴上,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出行中,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小孩呼吸道鼻、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人长时间处于雾天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大雾天气空气质量差,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
雾霾天气是如何诱发呼吸疾病的?
雾霾天,空气中悬浮物较多,特别是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可以随着呼吸自由地进入人体的小气道,刺激口腔、鼻腔、咽喉、气道、支气管、细支气管等,导致上皮细胞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引起分泌物增加、气道壁水肿、气道狭窄,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等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病是雾霾季节最容易复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常表现为呼吸不畅、气短、喘憋、咳嗽、闷气等哮喘症状。
雾霾天气防范
1减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2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得发作或加重。
3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注意饮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雾霾天气”对居民健康、城市环境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雾霾天气容易诱发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影响城市景观,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在雾霾天气,市民应减少户外活动,少去空气混浊的地方。如果不得不出门,要带口罩。
中国白癜风专家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