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第4期
介入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在临床中早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1]。单侧膈下动脉(inferiorphrenicartery,IPA)参与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已有文献报道[2],而双侧膈下动脉同时参与且均伴有体-肺循环分流则较为罕见。我院近期成功介入治疗1例双侧膈下动脉伴体-肺循环分流优势参与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10年余,加重3d"于年5月29日入院。10年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可自行止血。症状反复出现。年5月26日患者活动后再次出现咯血,单次最大咯血量约ml,医院行胸部增强CT提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对症治疗好转,但仍偶有少量咯血,遂转诊至我院。既往体健。体检:体温37.0℃,心率78次/min,血压/64mmHg(1mmHg=0.kPa)。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胸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辅助检查:白细胞为11.2×/L,中性粒细胞占61.4%,淋巴细胞占32.2%,红细胞4.04×/L,血红蛋白g/L,痰涂片未见抗酸杆菌。血清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胸部CTA示纵隔及双肺门、肺内迂曲的支气管动脉、膈下动脉影(图1),双肺纹理紊乱,内示多发囊状、管状扩张支气管影。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药物止血、补液等。于年6月1日行介入栓塞治疗。术中见双侧支气管动脉增粗,远端分支紊乱(图2),经导管注入适量明胶海绵颗粒(~μm,杭州艾力康公司)予以栓塞;双侧膈下动脉主干管径明显增粗,走形迂曲,远端分支增多,造影剂充盈期末见肺动脉下支部分分支显影(图3),采用同轴微导管(日本泰尔茂公司)技术分别超选择至双侧膈下动脉主干远端,经微导管注入适量自制明胶海绵块栓塞末梢血管,再放置微弹簧圈(5mm×50mm,美国COOK公司)2枚后,再注入适量明胶海绵颗粒(~μm),即"夹心面包"栓塞法。造影复查栓塞效果满意(图4,图5)。术后随访6个月未再咯血。
白癜风得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