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具有药物直达肺部、局部浓度高、起效快、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故被临床广泛使用。但是,不规范的雾化吸入不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如何安全有效雾化吸入?1.雾化装置临床常用雾化器有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3种,医务人员应根据装置特点及原理,正确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
2.雾化药物《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年版)》中提及,不推荐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吸入制剂使用,因静脉制剂中常含有酚、亚硝酸盐等可诱发哮喘的防腐剂,且非雾化吸入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有效雾化粒径要求,从而可能沉积在肺部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3.药物管理雾化药物安瓿开启后应立即使用,若不能及时使用,需放置冰箱,并在24h内使用。
4.雾化液体总量雾化吸入药物液体量为4-6毫升。药液量少了,到达下呼吸道的药量就会太少,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药液量多了,会导致吸入时间过长。
5.氧流量大小采用氧气雾化时,氧流量调整为6-8L/分钟,观察出雾情况,注意勿将药液溅入眼内。
6.雾化时间雾化吸入一般持续10-15分钟,雾化罐里有个正常的死腔容积约0.1-2mL左右,不需要刻意用完。如果雾化时间长或过度雾化,会造成黏膜水肿、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甚至支气管痉挛。
7.雾化液温度雾化液的蒸发会导致温度降低,当雾化产生的气溶胶温度过低时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因此雾化时患者应将雾化器牢牢握在手中防止雾化器温度的降低。
8.雾化装置清洁与维护雾化吸入装置应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后需对储药池、管路、面罩进行清洁并干燥存放。清洁与维护应遵循制造商的操作建议,避免雾化器被污染,影响治疗。
9.雾化面罩使用期限一般使用15天或30次后更换或根据商品使用说明书,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药物输出异常,影响治疗效果。
10.不良反应观察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