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讨论防患未然,房颤消融术后球囊扩张

病例提供

梁 鹏教授

医院

随着房颤消融技术的普及,其相关并发症自然应运而生,消融后肺静脉狭窄(PVS)是其重要但常被低估的并发症。通过胸部CT、磁共振(MRI)等检查,可明确多数PVS诊断,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是当前PVS的主要治疗手段。

1

病例讨论

刁玉刚教授

医院

2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8岁,身高cm,体重56kg,因“咳铁锈色痰2年,活动后心累、胸闷1年”入院

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后咳痰,咳出为铁锈色痰,颜色较淡,不伴畏寒、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未给予重视,未正规治疗。1年前患者自觉咳出痰颜色较之前深。患者分别于2年前及1年前因房颤于外院行“射频消融术”(具体诊疗不详),术后2月患者逐渐感活动后心累、胸闷,起初爬两层楼不觉劳累发展到爬一层楼梯则感劳累,不伴双下肢水肿、心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4月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患者走平路以及稍有活动后则感心累、胸闷,无明显双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心悸等症状。1月前患者因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行相关辅助检查:心脏彩超提示右室偏大,三尖瓣反流(轻度),肺高压(中-重度),心脏彩超预估PG为60mmHg,估算肺动脉收缩压约为66mmHg;肺部CTA提示双侧下肺静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左侧显著,管腔内密度不均匀,血管远端显示浅淡;左上肺静脉起始段狭窄,管腔内似见充盈缺损,不排除栓塞可能,血管远端充盈良好;肺灌注显像示右肺下叶及左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考虑肺栓塞。门诊以“PVS、肺动脉高压(继发性)”收治入院。患者精神欠佳,睡眠、饮食可,大小便无特殊,体重近5月消瘦约20斤。

既往史:乙肝病史10余年,其他不详,否认过敏史,20余年前行阑尾切除术,2年前及1年前行射频消融术。

查体:体温(T)36.5℃,脉搏(P)78次/分,呼吸频率(RR)19次/分,血压(BP)96/59mmHg。神志清楚,无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正常。心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CT胸部平扫+薄层高分辨扫描提示:双肺散在磨玻璃样变,间质性水肿?

肺功能:正常

CT肺动脉血管三维重建增强扫描提示:双侧下肺静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左侧显著,管腔内密度不均匀,血管远端显示浅淡;左上肺静脉起始段狭窄,管腔内似见充盈缺损,不排除栓塞可能,血管远端充盈良好;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未见确切充盈缺损影。右肺上叶尖端见小结节影,炎症。双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显示。心脏未见增大;扫及左肾盂结石可能。

肺灌注显像示:右肺下叶及左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考虑肺栓塞。结合相关检查,考虑多发PVS

心脏彩超:右室偏大,三尖瓣反流(轻度),肺高压(重度),预估PG为71mmHg,估算肺动脉收缩压约为74mmHg;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

心脏外科会诊:病史敬悉,患者既往肺动脉CTA提示肺静脉多支狭窄,且部分狭窄深入肺静脉分叉内。综上,我科行手术治疗可能效果欠佳,建议贵科先行导管检查+肺静脉支架植入。若贵科支架植入困难,可再请会诊或多科会诊,制定下一步手术方案。

麻醉科会诊:病史敬悉,患者现心肺功能较差,卧床休息,吸氧状态下生命体征平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9%,自述快走即出现心累气紧。心脏彩超提示多支PVS,肺动脉高压(重度),右室功能降低。患者目前麻醉风险性较大,应与家属充分交代心血管意外的风险性。因患者目前不能排除肺动脉血栓的可能,建议行下肢静脉彩超排除静脉血栓,并行血气分析了解氧弥散功能的障碍程度,必要时备体外膜肺氧合(ECMO)。

呼吸内科会诊:病史获悉。初步诊断为“PVS,肺动脉高压”,患者近几日咯血,今日量较前加重,具体不详。查看患者,未吸氧,SpO2维持在91%左右,心率稍快。查体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目前患者咯血待诊,建议停用抗凝药物,吸氧,急查凝血常规,继续卡络磺钠、注射用血凝酶止血,酌情镇静,密切监测咯血量,必要时可予以硝酸甘油泵入。

诊断:房颤射频消融术后;PVS;肺动脉高压(继发性)肺动静脉血栓?

拟施手术:拟全麻下行PVS(双下及左上)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

3

深入思考

问题1

?

PVS患者存在哪些病理生理改变?

对应症状体征是什么?

①肺:PVS会引起肺淤血、继发性肺动脉高压、通气/血流比失调、肺间质水肿,从而导致肺部感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甚至咯血;②右心:PVS上游——右心后负荷增高,引起三尖瓣反流,进一步导致右心衰竭,患者可出现气紧、乏力、双下肢水肿症状;③左心:PVS上游——少血,前负荷降低,心输出量(CO)下降,左心废用性萎缩,从而导致患者活动后心累、胸痛。

问题2

?

手术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如何制定麻醉预案?

梁鹏教授:由于肺静脉重度狭窄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较罕见,该患者长期肺静脉狭窄,肺间质水肿、肺瘀血、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同时由于左心少血,长期废用性萎缩,左心收缩功能储备欠佳。术中球囊扩张肺静脉时,对于右心系统,后负荷势必进一步增高,可能诱发急性右心衰、心律失常;对于左心来讲,前负荷进一步降低,CO下降,会出现低血压;肺组织由于静水压增高,术前已经出现毛细血管破裂的咯血症状,球囊扩张期间可能加重气道出血;同时,最大的风险是肺静脉破裂,出现心包填塞。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后,左心回心血量骤增,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所以,术前充分的准备和预案十分重要(表1、表2)。此外,麻醉前还需要准备泵注和推注的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硝酸甘油,间羟胺);体外除颤电极片;有创动脉压(ABP)、CVP穿刺装置;ECMO预充。

球囊扩张时

表1球囊扩张时的风险分析与预案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后

表2支架植入后的风险分析与预案

问题3

?

该患者是否可以选择局麻?

如果选择全麻,由于患者有咯血风险,

是否考虑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

梁鹏教授:该患者选择全麻的原因如下:此类患者比较少见,心内科更想得到强有力的麻醉保障,因此术前我们也预充了ECMO以防万一;全麻下可以进行实时监测、保障氧供、随时调节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及浓度,手术更加安全。一般而言,这些患者可以选择放置喉罩,但是由于担忧患者咯血问题,我们选择了加强型气管导管。另外,该患者咯血是由于肺小血管破裂引起的,经卡络磺钠止血后好转,这不同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咯血,无需插双腔支气管导管行精准的肺隔离。

问题4

?

除了介入手术,

还有哪些治疗顽固性房颤的方法?

刁玉刚教授:对于顽固性房颤的治疗,目前外科与内科治疗都有很多新进展。我院心外科近些年采用瓣膜置换与迷宫手术治疗顽固性房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尽管该方案具有手术难度大、技巧要求高等特点,学术界还有一些争议,但从单中心的随访结果上看,还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患者总体预后较好,房颤复发率较低。有关房颤治疗的术后并发症,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cs/13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