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6558.html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高,是当今全球第四位死亡病因,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65.2±11.9)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因病情加重人住我呼吸科,符合有创机械通气适应症。床旁纤支镜选用OlympusBFp20,经鼻气管插管导管选用SmithsMedicalInternationalLimited生产的高容低压气囊导管。方法
35例患者常规给予心电、呼吸、血压及外周氧饱和度监测,床旁备好吸引器,调整好呼吸机参数。清醒患者做好沟通及解释工作,必要时使用安定10mg静脉推注。患者去枕平卧,选择插管一侧鼻腔,清理鼻腔分泌物并检查鼻腔是否通畅,滴入0.2%麻黄素滴鼻液收缩鼻甲,选用内径为6.5~8.0cm的经鼻气管插管导管,纤支镜远端及气管导管外壁均匀涂抹无菌液体石蜡油,纤支镜远端同时涂抹利多卡因凝胶,气管导管套于纤支镜外,由助手固定于纤支镜近端,纤支镜经鼻腔插入至声门上方,待声门开放时插入气管内,助手迅速将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插入气管,达隆突上方3cm左右,快速退镜,注入气体到气管导管气囊,固定导管,观察胸部活动,听诊双肺呼吸音,若无异常,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病情允许时行纤支镜检查,吸引气道分泌物,并留取痰液标本或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送病原学检查。同时据病情给予有力的抗感染治疗,解痉、舒张支气管、祛痰等对症处理,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加强气道湿化和人工气道的管理与维护。结果
35例患者插管患者均一次获得成功。插管过程一般小于2分钟,5例患者出现鼻腔少量出血,经压迫止血很快停止。无1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跳呼吸骤停情况,无困难插管发生。机械通气后患者呼吸衰竭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5例患者均通过纤支镜下送检痰液或者肺泡灌洗液完善病原菌检查,24例取得阳性结果,对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讨论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抢救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目前主要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插管方式。临床操作中常使用方法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喉镜明视下经口气管插管。国内资料显示:两种插管方法在插管时问及插管成功率上并无显著差异性,两者均可以为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快速有效建立人工气道。
总结35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成功进行床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体会其优势如下:①经纤支镜引导可保证插管部位的准确,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发生率几乎为零,而且插管后通过纤支镜可以直接观察气管导管的位置,不会发生导管插入过深、过浅情况;②经鼻气管插管对咽喉刺激小,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以及呼吸心跳骤停的风险大为减少,明显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组35例患者插管均一次获得成功,插管过程一般为不超过2分钟,无1例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情况,虽然有5例患者出现鼻腔出血,但是经压迫止血很快停止;③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相对于经口插管创伤小、痛苦轻,清醒患者也易于接受,导管留置过程中患者舒适性相对较高,不影响进食,易固定,不易脱出,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也便于口腔护理;④使用组织相容性好的高容低压气囊的经鼻气管插管导管,留管时间明显延长,一般可保留2~4周,明显长于经口气管插管,部分患者保留时间甚至达数月,国内报道目前经鼻气管插管最长保留时间为天。
若需要更换气管导管时,也可经另一侧鼻腔再次行气管插管,以避免不必要的气管切开。但是选择经鼻气管插管也需注意以下问题:(1)经鼻气管插管的禁忌症:①紧急抢救,特别是院前急救;②严重鼻或颌面骨折;③凝血功能障碍;④鼻或鼻咽部梗阻,如鼻中隔偏曲、息肉、囊肿、脓肿、水肿、异物、血肿等;⑤颅底骨折。(2)准备插管时应将纤支管镜远端及气管导管均匀涂抹无菌液体石蜡油,纤支镜远端可以同时涂抹利多卡因凝胶,以降低插管的阻力,减轻对黏膜的摩擦,减少损伤,利于纤支镜及气管导管顺利送入,减少插管时间。(3)插管前短期高流量给氧,插管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电、呼吸、外周氧饱和度等指标。因为COPD以老年患者居多,对缺氧耐受能力差,插管成功后不要急于行纤支镜检查和肺泡灌洗,先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待生命体征稳定,氧饱和度稳定在90%以上再进行操作。(4)经鼻气管插管能够通过的导管内径相对较细,容易造成痰液引流不畅甚至堵管。为减少此种情况发生,插管前需选取适当内径导管,国内报道多使用7.0~7.5导管。本组资料中对于一些身材高大,鼻道通畅度好的患者选用8号导管,有利于痰液引流,减少气道阻力,而且临床观察适当增加导管内径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未见明显增加。
其次需要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和维护,特别需要注意加强气道湿化,我们选用电子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内泵入湿化液(无菌蒸馏水),并根据痰液的性质动态调整速度,一般为每小时3ml~5mI,湿化气道流速恒定,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气道湿化效果好,可以明显减少痰痂的形成,避免堵管的发生。留置气管导管过程中,据病情也可再次行床旁纤支镜检查,清除气道分泌物,完善病原菌检查指导临床进行目标性治疗。
总之,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摘自《临床肺科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投稿邮箱:xvdangood.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cs/1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