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道高反应性,不可不知的真相

支气管反应性是机体的正常生理反射,可以防止异物及有害物质进入肺实质。而气道高反应是相对于正常反应性而言的病理状态,曾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的标志。出现气道高反应者一定是支气管哮喘吗?对于呼吸科这一常见的临床表现,你不可不知。本文就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内容做一阐述。

作者:李贺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什么是气道高反应性?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物,如生物性的刺激物尘螨、动物皮毛、花粉,物理性刺激如冷空气及化学性刺激如甲苯等,当这些刺激物被吸入时,气道可做出不同程度的收缩反应,气道反应的强弱可因刺激物的特性、作用时间及受刺激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而有所不同,正常人对这种刺激反应程度相对较轻,而在某些人群的气管支气管敏感状态异常增高,对这些刺激表现出过强的反应,称为气道高反应。

  其症状主要是因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加,从而引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和喘息等。

发生机制

  1、气道炎症

  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他刺激后,由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参与,造成气道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亢进,上皮细胞脱落,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出现气道反应性增高。

  在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气道炎症中,病毒不仅破坏上皮细胞,对纤毛上皮功能也有影响。

  2、神经因素

  ü胆碱能M2受体功能减弱: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可使平滑肌收缩,引起气道的高反应性。气道中乙酰胆碱有M1、M2、M3三型受体,迷走神经兴奋时释放的乙酰胆碱,激动M1和M2受体使平滑肌收缩,而其中M2受体又可产生负反馈的抑制效应,反过来抑制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因而具有自身反馈的保护性作用,故又称为自身受体。目前研究表明,气道高反应时M2受体的功能障碍,其抑制性功能减弱,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原因之一。

  ü非胆碱能神经的活性增强:包括神经肽A、B、P等使平滑肌收缩,粘液过度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

  ü气道内β2肾上腺能受体数量减少和功能低下:在气道的炎症过程中,炎症细胞可产生多种介质,这些介质可降低肺组织β2肾上腺能受体数量和功能。

  3、气道重塑

  在长期炎症细胞作用下,气道平滑肌肥大增生可使支气管对刺激的收缩反应更强烈。

  4、遗传基因

  气道高反应性常有家族倾向,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许多研究将调控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q及11q上,此染色体区域含有决定IgE调节及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基因。

气道反应性的检测

  1、支气管激发试验

  是通过吸入某些刺激物诱发气道收缩反应的方法,借助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来测定支气管缩窄的程度,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适用于协助诊断气道反应性增高,尤其是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此外,亦可用于对气道高反应严重程度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分析。临床上常用的激发物有组织胺、乙酰甲胆碱、干冷空气。

  2、支气管舒张试验

  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可引起痉挛收缩反应,与之相反,挛缩的气道可自然或经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后舒缓,此现象为气道的可逆性。气道反应性和气道可逆性是气道功能改变的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支气管舒张试验是了解气流受限变化可逆性最重要的检查,可通过给予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治疗,用肺功能指标来反应气道功能的改变。

可出现气道高反应的疾病

  多种疾病出现的呼吸系统症状与气道高反应有关,常见的如下:

  1、支气管哮喘

  研究证明,90%以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均高于正常,气道高反应性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曾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的标志,然而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并不一定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产生气道高反应的机制除包括上述各种机制外,气道局部渗透压的改变也可引起哮喘患者支气管收缩反应。

  2、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

  在理论上各种原因所致的支气管上皮的损害及上皮下神经末稍的暴露等,均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对组胺或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增高,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发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病毒可作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可直接造成气道上皮细胞损伤,黏膜下感觉神经末梢暴露,丧失呼吸道正常的保护作用。另外,呼吸道的病毒或细菌感染亦可促使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功能降低及损伤M2受体引起胆碱能神经亢进,最终导致了气道高反应。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是暂时的,约持续6~8周。

  3、过敏性鼻炎

  一些无哮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具有气道高反应,有研究表明,用乙酰甲胆碱或组胺做支气管激发试验,大约有5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增高的程度多在正常人与哮喘患者之间。

  4、COPD

  气道高反应性在哮喘患者中占绝大多数,但在COPD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其气道的反应性介于哮喘和正常人之间,其引起气道高反应的原因主要由于管腔狭窄及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厚且常合并感染引起气道黏膜上皮破坏,对非特异性刺激反应增强。气道高反应性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害及预后发展有关,反应程度越重的COPD患者FEV1的下降越快。

  5、胃食管返流病

  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酸性反流物吸入气管刺激、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气道黏膜化学炎症有关。

  6、支气管扩张症

  其发生可能与气道炎症、气道损伤和神经机制有关。气道高反应性与恶化的肺功能相关,而肺功能的受损情况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北京中科白殿疯正规吗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by/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