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马
1.3 图像分析 由2 名主治以上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对病灶的ct 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并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包括,直接征象:肿块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增强后的病灶强化特点等;间接征象:阻塞性改变、淋巴结转移、肺内及其他部位转移等
1.资料与方法
3.2 ct表现 类癌在ct 上主要表现为轮廓光滑、锐利类圆形结节样病灶,可有分叶状,病灶可完全位于支气管腔内因为该肿瘤主要起自支气管上皮的基底部或支气管壁的深层,表面覆盖黏膜多完整,因此ct 表现缺少肺癌瘤周常有左主支气管的细小毛刺或浸润本组病例6 例结节边缘光整,仅1 例边缘毛糙,与文献报道ct 主要表现基本相符从肿瘤大小来看,本次测量肿瘤平均直径为1.8 cm~5.6 cm,中央型平均直径为2.5 cm,周围型最大直径约5.6 cm,与文献报告的肿瘤直径3.6 cm(中央型)~4.3 cm(周围型)接近支气管肺类癌其内密度较均匀,坏死、囊变少见但据文献报道,支气管肺类癌的钙化发生率较高,约为30%,且tc 钙化率要高于ac,而本次研究仅1 例病灶内出现钙化,约占14.3%,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此外本组资料ct 增强扫描结果显示,6 例病灶增强后明显强化,ct 值增幅超过40 hu,这与类癌血供丰富,由支气管动脉供血有关,因此提示支气管肺类癌c右肺中叶支气管闭塞t 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编辑: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9 年—2011 年间临床资料完整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肺类癌7 例,男3 例,女4 例,年龄18 岁~52 岁,平均年龄39.5 岁其中2 例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5 例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7 例均行开胸探查和手术治疗临床症状:咳嗽3 例,其中1 例伴血痰;胸部不适2 例,其中1 例伴有胸痛;体检发现2 例,无明确病史及阳性体征
3.1 临床特点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属于肺内神经内分泌肿瘤,为肺内少见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的kulchitsky 细胞近年来,根据病理超微结构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两种类型:①kulchitsky 细胞ⅰ型(kcc-ⅰ),即典型类癌(typ支气管炎吃什么药好icalcarcinoid,tc)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瘤细胞较少,且大小、形态、排列等较一致,一般无核分裂象及坏死等;②kulchitsky 细胞ⅱ型(kcc-ⅱ),即不典型类癌(atypicalcarcinoid,ac)此型多表现为周围型,通常来源于细支气管,也有研究认为此型多位于胸膜下肺实质内,与支气管一般无解剖学关系ac 侵袭性较大,多伴有淋巴结转移本研究发现ac 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这也与其预后较差相符合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密集、排列不规则、巢状分布的瘤细胞,核异型、分裂象及坏死区增多,神经内分泌颗粒变小一般认为本病男女发病均等,有文献报道肺类癌主要发生于40 岁~50 岁成人,中位年龄47 岁,发病年龄早于肺癌,先天性支气管软化儿童和青少年罕见支气管肺类癌无明显临床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发病部位及病灶类型,tc 主要为中央型,早期可出现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等常见呼吸道症状;而ac 表现为周围型,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本次研究中2 例周围型患者为体检时偶然发现
不典型类癌(ac)主要需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及转移瘤等相鉴别周围型肺癌周围常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而ac 边缘较光滑,且常可见点状钙化特点,前者钙化罕见;结核球患者本身存在比较有特征的临床表现,且好发于30 岁以下患者,ct表现多位于肺的上叶,其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卫星灶”;转移瘤多可找到原发灶,病变一般多发,常位于中下肺,呈棉团样,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大支气管狭窄怎么治疗小不一此外,本病还应与球形肺炎、炎性假瘤及错构瘤等疾病鉴别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在临床症状及ct 表现方面仍缺乏明显特征性,与肺内其他占位病变有较多相同之处,需通过结合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来提高ct 诊断水平及鉴别能力
2.1 ct表现 本组病例均行胸部ct 平扫和增强扫描
1.2 检查方法 术前所有病例均行msct 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设备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层多排螺旋ct 机,扫描范围:胸廓入口处至上腹第一肝门水平,主要扫描参数:层厚3.0 mm,重建厚度3.0 mm,螺距1.0;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碘海醇(300 mgl/ml)90 ml,流率3.5 ml/s.图像后处理主要采用多平面重组(mul小儿支气管炎偏方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及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技术
其中中央型4 例,周围型3 例,中央型肿块影较小,平均直径约2.5 cm,周围型病灶成圆形、分叶状及不规则形,其中最大者直径约5.6 cm;除1 例合并肺实变病灶部分边界不清,余病灶边缘较光滑、清楚1 例有毛刺征,1 例可见点状钙化影,1 例同侧可见少量胸腔积液平扫病灶密度均匀者6 例,平均ct 值约31 hu,增强后明显强化(ct 值上升>40 hu)4 例,中度强化2 例(ct 值上升>20 hu,3.讨论
类癌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绝大部分发生于消化道,阑尾较多见而发生于支气管肺部者十分小儿支气管炎特效药少见,属低度恶性,分别约占原发性肺肿瘤的1%~7%和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1%~2%. 起源于支气管肺黏膜及黏膜下腺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即kulchitsky 细胞(嗜银细胞),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与肺内其他占位病变鉴别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3.3 鉴别诊断 典型类癌tc 多为中央型,临床及ct 表现与中央型肺癌极为相似,鉴别诊断相当困难tc 常进展缓慢,肿块边界光滑清晰,密度均匀,强化均匀,很少见淋巴结肿大,发病与吸烟无关,肿块多位于受累气管支气管腔内,管壁多柔软有研究认为其引起支气管腔内光滑的局限性病灶,与腔外较不规则大病灶形成所谓的“冰山征”可用来鉴别中央型类癌和中央型支气管狭窄介入治疗肺癌;而中央型肺癌肿块进展迅速,边缘毛糙,多见分叶征、偏心空洞,常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病多与吸烟有关,病灶在支气管常呈浸润性生长,引起支气管内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远端形成阻塞性肺炎,增强扫描病灶常呈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不强化坏死区
白癜风遗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