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哪些肿瘤比较适用,疗效比较好?
1.原发性肝癌既往有“癌中之王”之称,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癌在发现时只有1/5左右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剩下4/5的患者往往只剩3-6个月生存期,因此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呼。介入治疗通过血管栓塞技术、局部消融技术、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灶发展;门静脉支架技术、粒子植入技术又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门脉癌栓的难题;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则能解决肝癌、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状(如呕血、腹水、腹胀等症状)。介入治疗技术出现后,使剩余的4/5患者显著延长了生存期,从而甩掉了“癌中之王”的帽子。此外,恶性肿瘤肝转移经局部综合介入治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门静脉置管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也已取得很好的疗效。
2.肺癌在我国最高发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介入综合治疗突破了以往全身静脉化疗、放射治疗的范畴,主要治疗手段有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全身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疗效显著。
3.胃癌作为一个第二或第三高发肿瘤,晚期治疗手段较单一,介入治疗为其提供了新途径,再辅以抗血管生成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等,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大大延长生存时间。
4.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差,总体生存期一般难以超过1年,且外科手术创伤大,后期易继发恶性胆道梗阻等并发症。介入治疗中的胰腺癌供血动脉化疗灌注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可以有效缩小肿瘤、延缓肿瘤进展,为该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5.胆道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食管癌所致食管狭窄、气管狭窄等,该类疾病既往治疗手段较少,以对症支持为主,但介入治疗以其特色性、开创性的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可以有效解决通路狭窄问题,明显改善生存质量。该学科的一篇关于食管放射性粒子支架的论文,已发表在全球著名医学杂志《TheLancet》(柳叶刀)子刊《LancetOncology》上。
6.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血管瘤等。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子宫肌瘤患者带来福音,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有效缩小肿瘤,前美国国务卿赖斯就选择了此种疗法,效果满意。
7.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动脉瘤栓塞、血管支架植入等技术的应用避免了既往创伤大的外科手术,以其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
介入治疗术前要注意哪些问题?
(1)术前要保证充分睡眠,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2)进行介入治疗前1~2d用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止术后便结而用力排便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术前4~6h禁水禁食,以防术中呕吐;
(3)穿刺部位如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应减少术后穿刺口感染,病情允许可淋浴,更换干净衣服;
(4)练习在床上排便,以适应卧床需要及肢体制动;
(5)术前排小便,特殊内腔道介入治疗术前冲洗。
介入治疗术后的常见反应
微创介入治疗比较安全,副作用也轻,但术后仍需要病人及家属配合,主要有:
(1)对于行血管介入的病人,术后需要穿刺点加压包扎,伸直术侧肢体并避免活动,卧床休息24小时以上,预防穿刺动脉出血,在此期间病人的饮食,大小便均应在床上进行.。
(2)术后可根据病人情况,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如无恶心、呕吐即可进软食、半流食或流食,要求清淡且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如稀粥、牛奶、蛋汤、冬瓜汤等,术后当日主张病人少量多餐,以免引起不适。
(3)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下肢变冷、发紫、伤口有无渗血等情况。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穿刺部位血肿或活动性出血致伤口敷料浸湿;穿刺侧远端肢体感觉异常;出现头晕、心悸及其他不适;呕吐物或大小便有出血情况;胸腹部疼痛、呃逆、发热、呼吸困难等。
(4)术后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畏寒、发热、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肿瘤咨询、肿瘤治疗、肿瘤康复,请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