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养殖行业中,新病不断的出现,表现症状有很大的区别,导致我们判断错误,大多以难以治愈很不寻常的综合征为主,我在西北地区就出现顽固性呼吸道病。
本病一般多呈慢性或散发性,大多不能彻底治愈,潜伏期可长达1~2个月之久,主要感染成年鸡群,青年鸡群也会发生,但发病较低。
感染此病的鸡群,精神状态,采食量和粪便都正常,就是有个别的出现咳嗽、呼噜、张口呼吸,对产蛋率无影响、蛋壳颜色亦无变化,一般抗病毒药和抗菌药都没有很好的效果,开始也没有死亡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找不到病因后期会出现卵黄性腹膜炎,产蛋下降,波及全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并且产蛋下降后很难恢复。
解剖症状发现,卵黄有少量出血,输卵管有萎缩,个别鸡出现大肠杆菌且有卵黄性腹膜炎,上呼吸道有出血,个别有胰腺出血,气囊出现少许浑浊,其他无明显变化。
■做好环境控制
1.温度控制
按照鸡只不同的生长日龄要求,给予适宜的温度,尤其是秋冬和早春季节,提高舍内体感温度是上策。
2.通风控制
通风的目的有二,其一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尤其是降低空气中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其二引入新鲜的空气,增加舍内氧分压,缓解家禽缺氧状态。但通风时可提高舍内温度,并控制风速,安装导风板,避免直吹机体。
3.粉尘控制
舍内由于空气干燥、湿度过低,导致地面粉尘、饲料粉末或脱落绒毛等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当家禽呼吸空气进入呼吸道的同时,粉尘一并进入呼吸道内,由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湿润致使粉尘粘附于呼吸道粘膜,而加重呼吸道症状。再者粉尘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成为多种病原附着的载体。因此,呼吸道感染多为混合感染。
当呼吸道病发生时,应结合消毒,加强舍内粉尘控制,尤其是冬春季节,天气寒冷,门窗关闭,应采用温水消毒,消毒的同时,加湿又降尘,一举三得,实为控制呼吸道病的良策。
■加强饲养管理
1.严格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降低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浓度,控制疫病流行速度,防止二次感染。消毒剂应选用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杀菌杀毒谱广、渗透性强的高效消毒剂,如环得净、康尔保等。消毒时要确保全面、彻底,避免消毒死角和“走过程”。同时要科学选用消毒设备,要求雾粒控制在80~μm,每立方米空间用15~20ml消毒液。有条件的养殖场尽量实现粪便和病死鸡的及时无害化处理。
2.做好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的控制
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是家禽体的常在菌,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损伤不大。但当免疫、寒冷、转群等应激发生时,支原体大肆繁殖损伤呼吸道粘膜,并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引起呼吸道纤毛和粘膜上皮细胞大面积脱落,产生粘膜免疫抑制。而舍内空气污浊,病毒和细菌大量超标,极易引起混合感染而难于控制。
因此,应加强日常防范意识,主要控制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同时采用具有增免类中药和功能添加剂,增强鸡群抗病力,降低鸡群对疫病的易感性。
点滴型白癜风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