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幕-05-10)
翁女士,今年66岁,老伴去世6年了,和儿子一起居住在苏州新区某个小区。平时身体尚可。差不多两月前她觉得腹部疼痛,多为隐痛,自己揉揉腹部感觉会好一点,有些时候中午十一点多钟、下午五六点钟,会觉得腹部不适明显,回家吃饭后感觉会好一点,她也没有太注意,觉得最近天气变化、忽冷忽热有关。昨天等孙女放学时,她又觉得腹部痛了,回家后就很快的吃了泡饭,吃的很饱,晚上9点钟后她觉得恶心、腹部不适明显,后来又吐了。于是隔日便和儿子来到我院门诊就诊。
第一部分(第二幕-05-11):
接诊的胡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后,并对翁女生进行了体格检查,血压为/90mmHg,发现翁女士营养中等,体型正常,精神尚可。皮肤巩膜不黄,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睑结膜无苍白,心率80次/分,心肺听诊无殊,腹软,中上腹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阴性。全腹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6次/分,双下肢未见水肿。胡主任建议翁女生做一些相应检查,翁女士同意了。
第一部分(第三幕):-05-11
门诊检查结果提示:
1.心电图(-05-11,本院):未见明显异常。
2.胃镜检查(-05-11,本院):胃体中段小弯侧可见一直径约2.0*3.0cm溃疡性浸润性病灶,底不平,覆污苔,周边黏膜肿胀,皱襞不规则,活检质地硬,大弯侧可见少量咖啡色液体潴留。
胡主任向翁女士及儿子交代了病情,建议翁女士住院进一步诊治。他们商议后接受住院诊治。
第二部分(第一幕)-05-11至-05-14
翁女士到住院部消化科病房后,接诊的钱医师了解病情后,进一步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开立了检查单和化验单。几天后检查结果陆续出来。
1.入院实验室检测结果:
血常规(05-12):WBC5.1×10^9/L,HGBg/L,MCV91.1Fl,MCH28.4pg,MCHCg/L,PLT×10^9/L,LYM%49.1%,NEUT%44.0%,EO%2.2%.
生化及电解质(05-12):TRIG1.95mmol/L↑,CHOL6.82mmol/L↑,VLDL1.03mmol/L↑。
尿常规(05-12):BACT-i/μl↑,RBC-i41/μl↑,WBC-i/μl↑。
尿常规(05-13):未见明显异常。
凝血全套(05-12):未见异常。
肿瘤指标(05-15):AFP、CEA、CA正常范围内。
2.入院器械检测结果:
腹盆CT检查(05-14):1.胃窦壁略厚伴强化,考虑:胃窦炎,必要时请结合胃镜检查2.十二指肠乳头区略饱满,主胰管扩张,建议MRCP检查3.左肾下极囊肿。
第二部分(第二幕):-05-15至-05-22
住院期间钱医师吩咐翁女士半流质饮食,先予以静脉应用三天“埃索美拉唑”40mgbid,后改为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po,翁女士感觉好多了,建议翁女士复查胃镜检查。
复查:
胃镜检查(05-21):胃体小弯见一溃疡性病灶,边缘尚规则,底覆白苔,直径约1.3cm,质地尚柔软,大弯侧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表面粗糙起伏,皱褶规则,胃壁柔软,蠕动良好,胃内潴留液量中等,胆汁染色。
H.P检测(05-21):强阳性。
活检病理结果(05-22):(胃体粘膜)慢性炎,局灶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建议临床随访,治疗后活检复查。
胃镜图片:
第二部分(第三幕):-05-22至-07-09
翁女士一般情况尚可,腹痛未再发作,现抗H.P满疗程并停药时间大于两周后再次复查胃镜检查、腹盆腔CT评估病情。
复查:
胃镜检查(06-29):胃体黏膜光滑,胃体中段小弯侧见一白色溃疡疤痕,周边有黏膜轻度隆起伴黏膜纠集,活检质地稍韧。
活检病理结果(07-02):胃小弯黏膜腺癌(具体不详,无图片)。
腹盆CT(07-09)::1.胃小弯胃角区胃壁及胃窦壁稍增厚,请结合胃镜检查2.左肾囊肿3.所示右肺中叶少许炎症及钙化灶,局部支气管扩张,右肺门淋巴结稍大。
胃镜图片:
腹盆CT图片:
第二部分(第四幕):-07-09至-07-15
消化科钱医生与普外科医师查看翁女士报告后,建议翁女士手术治疗,翁女士及家人表示同意。并于-07-12全麻下行根治性近段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病理:
术后病理示:(近端胃)低分化腺癌,侵及粘膜及粘膜下层,标本两切缘、送检切缘均未见癌累及,脉管内未见癌栓,未见神经侵犯,淋巴结(0/18)未见癌转移,大弯侧(0/1),小弯侧(0/16),送检肝总动脉旁(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