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在临床上很常见,病因繁多,病情轻重变化很大,同时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主要的治疗对策是应用各种抗菌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然而目前国内在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肺部感染时是否都需要应用抗菌药物这属于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问题。肺部感染,或称肺炎的病因很多,包括各种细菌、真菌、原虫、衣原体、支原体、弓形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病毒及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药物等。其中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占80%以上)。治疗由细菌所引起的肺炎时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由各种病毒引起的肺炎则没有必要应用抗菌药物。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相比,不同之处是前者在x线胸片上常常呈现肺实质性炎症,多为片状阴影,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而病毒性肺炎多为间质性肺炎,x线胸片上多为网状阴影,血白细胞不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而淋巴细胞正常,c反应蛋白水平不高。
二、需要选用哪一种抗菌药物
临床上在选择哪一种抗菌药物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确定致病菌:可以通过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痰菌培养结果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对致病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由于痰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通常需要3-5d才能出结果,在I临床上又不能等到实验结果出来后再开始用药治疗,这时就需要采取经验用药策略。即根据前一阶段(通常1-2年)当地肺炎致病菌流行情况及药物敏感情况,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首先选择对最常见病原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另外一个比较有参考价值而且简便易行的做法是进行痰涂片G染色,经显微镜检查确定是球菌还是杆菌,是G染色阳性还是阴性,分类结果可以有助于临床医师决定使用什么抗菌药物。在那些没有条件进行痰培养医院,这种方法具有更大意义,因此应当大力提倡。
2.用药的安全性:这是决定应用哪种抗菌药的第2个因素。任何一种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应用抗菌药物时一方面是想通过用药杀菌或抑制细菌,但是另一方面则必须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抗菌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确切地说每一种抗菌药物都可能发生某些不良反应,只是发生几率、类型,程度不同而已。包括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损害以及细菌的耐药、菌群失调等,尤其是临床上罹患肺炎患者的既往病史、体质、特别是目前心、肝、肾功能千差万别,在用药时一定要充分警惕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往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应引以为戒,具体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参见相应药物说明书。
3.药物的效价比:人们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