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m.39.net/news/a_9144905.html

张先生今年45岁了,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因为工作需要长期加班,喝酒应酬,且缺乏锻炼,所以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他在精神压力大或者是长期剧烈活动的时候,就会有轻度胸闷,喘不上气,甚至有时候还会有胸痛的情况出现,不过,在稍作休息以后,这些症状都会有很大程度缓解,所以忙于工作且觉得自己还年轻的张先生并没有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

可是,事情的发展远远没有张先生想的那么简单,就在几个月前,张先生一如往常加完班准备离开公司,却突然倒地不起,胸痛难忍,幸亏被同事发现,医院才保住了性命。

医院的张先生,已经出现了意识不清的状况,医生根据同事的描述,结合张先生就医时的基本症状,紧急安排其做了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心电图检查,还有冠脉造影检查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检查,结果显示张先生血液中心肌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心电图也出现了明显的ST段移位,在冠脉造影中更是发现了患者的冠脉直径减少大于70%,出现了严重狭窄,心肌灌注低下的情况。

所以初步诊断张先生是长期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心梗,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地手术介入治疗,顺利扩张了冠脉,恢复心肌正常的血流灌注才成功将张先生转危为安。

抢救成功的张先生被医生安排住院观察,而且医生还特意叮嘱张先生一定要注意休息,冠心病对机体健康威胁很大,虽然手术已经控制了症状,但是作为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还必须要积极按时服用阿司匹林和美托洛尔这两种药物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心肌缺血发作的可能性,否则还是可能会重蹈覆辙。

案例中张先生无疑是幸运的,在积极配合医生药物治疗后,各项心肌指标也慢慢恢复了正常,所以几个月后很快就出院了。

那么冠心病究竟是怎么造成的,为何会导致急性心梗,医生口中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那两种药物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今天就让我们给大家深入科普。

一.冠心病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冠心病也被叫做缺血性心肌疾病此病的好发人群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此外一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或者是长期吸烟拥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也是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根据相关心血管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估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患者就达万,可见,中国的冠心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基础的发病机制是冠脉发生了动脉斑块粥样硬化,目前医学上关于斑块形成的机制众说纷纭,不过,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脂质浸润学说。

患者的血管内皮在各种危险因素侵袭下出现破损,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会进入内皮破损处,并且氧化修饰变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重内皮损伤。

此时机体启动防御保护机制,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以及血管中膜中的肌成纤维细胞会吞噬清理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吞噬完以后的这两种细胞会转变为泡沫细胞,并且发展形成最早的粥样硬化脂质条纹。

当脂质条纹聚集过多,就会演变形成斑块,大斑块会阻塞血流运行,加大血栓形成的风险,进一步导致动脉管腔不断变窄。

当冠脉狭窄50%至75%的时候,机体在活动甚至在日常活动时,便不能有效代偿,出现短暂的心肌供氧和需氧间的不平衡,从而诱发机体出现压榨性胸痛,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出冷汗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有乳头肌急性缺血坏死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者是缺血性休克的发生。

冠心病的发作属于急症,如果没有紧急干预措施,往往会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发生。其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冠脉疾病和急性冠脉综合症,前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还有隐匿性冠心病等类型,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还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等类型,当超过心脏泵血代偿能力,冠脉血流在此时便不能满足心肌代谢和营养需要,此时如果是短时间缺血会引起心绞痛,如果是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可直接引起心肌坏死。

冠心病对机体的危害很大,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所以像文中的张先生当确诊冠心病以后,除了最常用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医生万般叮嘱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也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医生口中的两种给冠心病患者最常服用的那两种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减少症状发作风险,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二.冠心病患者常服用的可改善症状的两种药物

第①种:抗血栓药物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为了避免血管形成血栓造成管腔进一步狭窄,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只要没有禁忌其实都应该使用这种药物,因为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医生口中的阿司匹林是其中比较典型的药物代表,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活性,从而阻断血栓素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

此外根据荟萃研究发现,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19%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且其发生大出血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再加上其相对低廉的价格,所以阿司匹林又被称为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作为目前国内预防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首选用药,临床上的最佳治疗剂量是75至mg/d,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阿司匹林虽然最常用于临床,但是毕竟是药物所以还是有一定副作用的,长期过量服用可能有胃肠道刺激症状,还有可能出现皮肤过敏,所以本身有消化道溃疡的病人或者是过敏体质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新型抗血栓药物,比如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不良事件和发生率均比阿司匹林要小。

第②种:β受体阻断剂

张先生口服的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断剂,此药可以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发作症状,所以也是常用药物,除此之外临床还经常应用比索洛尔缓释片。其改善冠脉循环的主要机制如下。

(1)此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方式,来降低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患者血压,从而达到降低机体氧耗,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增加患者运动耐量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类药物还可以有效降低心室率,改善心肌的顺应性,延缓病程发展,抑制心室重构,长期应用可以改善缺血区血供,有助于冠脉恢复血流灌注,延长患者寿命。

β受体阻滞剂同样也有禁忌症,如果患者存在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情况不适合应用,盲目应用只会加重心功能紊乱的情况,其次如果有外周血管疾病也不适合应用,此类药物会通过阻断血管内皮上的β2受体加剧血管收缩,加重循环障碍,最后有支气管痉挛的冠心病患者也不适合应用,此类药物会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加剧支气管痉挛,容易诱发哮喘,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冠心病常用的两种药物就已经给大家科普完了,其实除了这两种药物,常见的还有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都会对冠心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或者是长期预防起到不错的效果,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遵医嘱,否则可能药物效果会大打折扣。

药物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其实只是治疗的一个方面,绝大多数患者还需要搭配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就要尽量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果蔬改善高血脂,避免冠状动脉硬化,给自己增加适量的有氧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少抽烟,按时服药,只有积极做好二级预防,冠心病患者才可以更好地延长生存期,有效改善生存质量。

最后,提醒大家,我国是心血管疾病大国,冠心病的防治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大家在发现心脏不适时,一定要积极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像文中的张先生那样满不在乎,可能会直接造成急性心梗的严重后果,到时候不仅治疗难度大,预后还存在极大的风险。此外对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来说,预防就是治疗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按时积极服药,配合良好生活方式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心梗发生,才能在健康之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1]《人教版第九版内科学》,年2月,葛军波,徐永建

[2]中国冠心病诊疗与进展,《医院》,年7卷,吴迪,张庆军

[3]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年44卷2期,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ync.com/zqgxzcs/1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