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中,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都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此两种病症常被很多患者混淆。
一般可以根据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中细湿罗音,作出诊断,进行区别。对体征不明显的病例做X线检查,有助于确诊。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全身症状轻,一般无明显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肺部闻及中湿罗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并结合胸部X线检查可以区别,必要时可行纤支镜检查。
判断支气管炎还是支气管肺炎要靠肺部听诊以及拍胸片来确诊。护理上注意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减少室内病菌浓度;适当加湿,避免室内过于干燥。饮食上吃些清淡好消化的饮食,多饮水。肺炎是孩子常见病,特别是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也是儿童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支气管肺炎
患者典型先发临床症状为发烧高热,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增高,随后即表现出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及头痛、倦怠等全身性症状。在诊断时需配合胸片、痰培养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防止病情发展恶化导致脓胸、胸腔积液等情况。
支气管炎
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其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种原因后,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喘息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
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常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通常有鼻塞、流清涕、咽痛和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而全身症状较为轻微,但可出现低热、畏寒、周身乏力,自觉咽喉部发痒,并有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
支气管肺炎
是小叶性肺炎的一种,症状通常较重,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支气管肺炎不仅累及气管,还可能累及肺泡、肺间质,造成肺部湿性啰音,肺换气功能障碍等。支气管肺炎病因多由感染引起: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等,还可包括异物吸入型肺炎、体位型肺炎等。
支气管肺炎治疗,和其他种类肺炎一样,要做到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根据痰培养和特殊血清检测,确定病原菌,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抗病毒药。切忌在家中自行服用抗生素或中成药,以防止药物过敏、抗生素耐药及延误病情。遵医嘱治疗过程中也要坚持用药,争取彻底治愈,切不可自行停药、加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支气管炎
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改善气道炎性状态,促进排痰。饮食清淡,坚持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和练习腹式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呼吸道耐受力,增加肺活量。在急性支气管炎发病期,要遵照医嘱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如抗生素、化痰药、支气管扩张药或进行雾化治疗。
图片/互联网校对/发展部排版/张鹏钰审核/院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